[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978.4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邬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建新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砖 主砖 凸块 海绵 本实用新型 透水路面 砖层 抵触 技术要点 稳定连接 依次设置 路基层 上凸块 下凸块 找平层 卡接 松动 交错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其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找平层和砖层,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砖层由若干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透水砖包括呈长方体的主砖体和设置于主砖体两侧的凸块,所述凸块包括设置于主砖体一端上方的上凸块和主砖体另一端下方的下凸块,相邻两块所述透水砖的凸块相互交错抵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透水砖在连接时相互卡接抵触,使得透水砖之间相互稳定连接,避免透水砖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大量铺设透水砖,由于透水路面长期在雨水浸泡下,路基容易沉淀,造成透水砖之间松动,下雨时,踩踏在松动的透水砖上容易使得泥水溅出而使得行人的衣服鞋子被雨水弄湿。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透水砖在连接时相互卡接抵触,使得透水砖之间相互稳定连接,避免透水砖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找平层和砖层,所述砖层由若干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透水砖包括呈长方体的主砖体和设置于主砖体两侧的凸块,所述凸块包括设置于主砖体一端上方的上凸块和主砖体另一端下方的下凸块,相邻两块所述透水砖的凸块相互交错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砖层与路基层之间设置找平层使得砖层能够更加平稳的铺设在路基层之上,采用透水砖铺设砖层使得砖层的透水能力更强,方便砖层上的雨水通过砖层向路基层渗透;在主砖体两侧设置凸块,并使得上凸块和下凸块相互交错抵触,从而使得相邻透水砖之间受到凸块之间的相互抵触而使其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从而使得透水砖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透水砖的松动给行人的出行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砖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槽与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均位于透水砖两端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砖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插接的插块与插槽,使得沿其长度方向的相邻两块透水砖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凸块与下凸块相同,所述上凸块的一端端面与主砖体的一端端面齐平,所述上凸块的一侧侧面与主砖体的上侧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凸块和下凸块一致方便透水砖的铺设;通过设置上凸块的一端与主砖体的一端齐平,并使得其一侧侧壁与主砖体侧面齐平,由于上凸块与下凸块在透水砖铺设后两者相互抵触,从而使得上凸块的长度等于主砖体的一半,高度也等于主砖体的一半,保证透水砖铺设后路面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砖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防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砖上端面设置防滑条能够增大透水砖与行人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行人雨天外出时打滑摔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砖的上端面间隔竖直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置于相邻两根防滑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水孔使得透水砖的雨水能够通过透水孔更加快速的进入透水砖内,避免雨水在透水砖上积聚;相邻两根防滑条之间形成能够用于存储雨水的凹槽,将透水孔设置在相邻两根防滑条之间使得透水砖上的雨水能够更好的通过透水孔进入透水砖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建新,未经邬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