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9119.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赵鹏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82 | 分类号: | B64C2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变距 辅助杆 旋转轴 尾桨 无人直升机 环形板槽 活动插接 轴承连接 连接轴 支撑套 支耳座 舵机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同一垂直面 接头连接 螺栓固定 前后端部 上端 连接杆 前端部 上表面 事故率 齿轮 舵盘 滑块 下端 摇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前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舵机,所述舵机上端通过舵盘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轴承座上表面左右均安装有支耳座,所述支耳座内活动插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中部设有环形板槽,所述环形板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辅助杆右端通过接头连接有变距滑块,所述轴承座左右面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右端活动插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前后端部均设有摇臂。该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由于辅助杆与旋转轴处于同一垂直面,变距时,能降低尾桨事故率,提高变距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直升机部件,具体为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一般用于航空靶标、战场侦查、毁伤评估、目标指引等军事任务,同时也可用于飞行试验、航空测绘等非军事任务。较固定翼飞机而言,无人直升机具有悬停、垂直起降等功能,能够更加灵活的执行任务。由于无人直升机的旋翼载荷有限,因此对于机体结构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结构质量轻,还要有传动可靠以及传动效率高。直升机尾桨的结构和旋翼类似(无尾桨技术除外),位于直升机尾梁上,用于平衡直升机旋翼反作用力矩、保证直升机方向操纵性和稳定性的部件。直升机旋翼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升力,同时也会产生垂直于旋转平面的扭矩,为了保证配平扭矩,需要增加尾桨来提供反方向的扭矩。现有专利:CN201520193392.8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虽然其结构设计简单,传动可靠,减轻了其尾桨部分的结构质量,但是,在传动过程中,由于变距拉杆所产生的横向位移将由轴承座上的限位所限制,很容易造成变距拉杆的断裂,提高无人机的事故发生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前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舵机,所述舵机上端通过舵盘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轴承座上表面左右均安装有支耳座,所述支耳座内活动插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中部设有环形板槽,所述环形板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辅助杆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辅助杆右端通过接头连接有变距滑块,所述轴承座上表面后端内嵌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轴承座左右面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右端活动插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前后端部均设有摇臂。
优选的,所述变距滑块右端部上下对称设有支耳,所述支耳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支撑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内侧。
优选的,所述变距滑块通过轴承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轴承活动套接于旋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左右端部均设有万向轴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变距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辅助杆、旋转轴和接头结构,舵机根据控制信号操纵第一连接杆旋转一定角度,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作用,能够推动辅助杆左右滑动,由于辅助杆与旋转轴处于同一垂直面,能够有效避免尾桨变距时,因变距拉杆与旋转轴不同面产生的扭力导致变距拉杆发生断裂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变距时的安全性,达到减少无人机事故发生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轴承座、2舵机、3舵盘、4第一连接杆、5连接轴、6第一齿轮、 7支撑座、8第二齿轮、9支耳座、10辅助杆、11限位块、12环形板槽、13 接头、14变距滑块、15旋转轴、16支耳、17第二连接杆、18支撑套、19摇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9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载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操作便利的无人机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