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9420.3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2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殷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条 抗浪 浮筒 紧密粘接 生态循环 鱼池 本实用新型 养殖 固定筒 矩阵式排列 竖直状分布 保护网罩 中心对称 鱼群 缓冲网 防撞 捕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若干个浮筒上设有保护网罩和防撞缓冲网,浮筒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连杆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设有空腔,相邻的两个连杆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第一防撞条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第二防撞条的末端紧密粘接在连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生态循环的要求,能够有效的阻止其他鱼群对养殖鱼池的破坏,且便于捕捉成年抗浪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也越来越被重视,抗浪鱼一般也是生态循环式养殖,而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一般有活动水源,而活动水源中一般还生活着其他鱼种,活动水源中的其他鱼群对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急需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若干个所述浮筒上设有保护网罩和防撞缓冲网,所述防撞缓冲网位于所述保护网罩的外部,所述浮筒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呈圆柱状,所述固定筒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防撞缓冲网紧密粘接在所述固定筒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所述第一防撞条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所述第二防撞条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连杆上。
优选的,所述浮筒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浮筒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网罩的内部还设有活动网罩,所述活动网罩的尺寸大小与所述保护网罩的尺寸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活动网罩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网罩的上方还设有覆盖网,所述覆盖网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覆盖网面积大于若干个所述浮筒所组成的矩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缓冲网的底部还设有微生物分解层,所述微生物分解层上设有若干个固定绳,所述固定绳固定安装在防撞缓冲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护网罩以及防撞缓冲网,实现对处在保护网罩内的抗浪鱼进行保护,同时避免其他鱼群撞破保护网罩或者防撞缓冲网,对保护网罩内的抗浪鱼造成伤害,解决了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容易遭受其他鱼群的破坏,进而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网罩,进一步实现对抗浪鱼进行保护,且在收获时,通过活动网罩便于将成年抗浪鱼给取出,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不便于捕捉成年抗浪鱼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微生物分解层,可实现对抗浪鱼粪便的快速分解,分解后的粪便进入水体,实现水体的营养化,促进鱼类生长,达到整个鱼池生态循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9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