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以及电磁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9550.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益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采暖炉 电磁感应线圈 绝缘保温层 电磁屏蔽组件 加热装置 导热管 电热转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 电磁感应线 能源利用率 出水口 进水口 位置处 包覆 屏蔽 磁场 圈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以及电磁采暖炉,包括具备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导热管、电磁感应线圈、绝缘保温层以及电磁屏蔽组件,绝缘保温层包覆在导热管外,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绝缘保温层外,电磁屏蔽组件安装于电磁感应线圈对应位置处,用于屏蔽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电热转化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且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以及电磁采暖炉。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原理是电磁采暖炉的核心,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对介质进行加热、以达到取暖目的。
电磁加热是电加热的一种,相对来讲,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电磁加热根据其频率的大小、用途的范围、设计的选材等又有所区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磁采暖炉的热效率较低,无法做到高效加热,极大的影响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以及电磁采暖炉,热转换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节省能源,且外部环境温度低,部件不易损坏,不易发生烫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包括具备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导热管、电磁感应线圈、绝缘保温层以及电磁屏蔽组件,所述绝缘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导热管外,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所述绝缘保温层外,所述电磁屏蔽组件安装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对应位置处,用于屏蔽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
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组件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罩设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
可选的,所述屏蔽罩的周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可选的,所述屏蔽罩的周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根磁条,所述至少两根磁条围绕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排布,所述磁条贴合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
可选的,所述电磁采暖炉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在所述绝缘保温层外,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所述隔热层外。
可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
可选的,所述绝缘保温层的厚度为18mm-22mm。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电磁加热控制主机、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所述的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主机,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
可选的,还包括水位探针、温度过高保护器以及测温探头,所述水位探针、所述温度过高保护器以及所述测温探头均电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主机;所述水位探针、所述温度过高保护器以及所述测温探头均安装于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采暖炉加热装置,包括具备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导热管、电磁感应线圈、绝缘保温层以及电磁屏蔽组件,绝缘保温层包覆在导热管外,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绝缘保温层外,电磁屏蔽组件安装于电磁感应线圈对应位置处,用于屏蔽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由于在电磁感应线圈外部增设了电磁屏蔽组件,电磁感应线圈在通电后作业过程中,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被屏蔽,从而提高电热转换效率。且电磁感应线圈的外部磁场被屏蔽后,电磁感应线圈四周的加热效果降低,电磁感应线圈四周的热量减少,不易传递到机壳上,机壳的温度不易升高,降低了机壳等其他部件受热损坏的风险,且机壳温度不易升高,不易出现烫伤的事故,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益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益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9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