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0410.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欣;高登攀;申青亮;韩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D01H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捻 并捻机 上端板 提升架 限位架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顶端外表面 张力均衡 中心处 圈丝 原纱 焊接 张力稳定性 等距分布 劳动效率 螺栓固定 移动方便 上机 生头 送纱 位槽 拆卸 电机 平衡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包括初捻筒上端板,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中心处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靠近支撑架的位置焊接有四个限位架,且四个限位架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张力均衡,满足不同直径原纱的生产,改善圈丝异常,提升品质,可实现圈丝率由23.25%降低到2.2%,平衡初捻筒退解气圈张力稳定性,使送纱张力均衡,提高劳动效率,现场无需根据原纱直径分重上机,减少重新生头的次数,结构简单、拆卸、移动方便,且容易操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并捻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并捻纱的流程为:首先每个初捻筒退解气圈,向上引伸出一根玻璃纤维单纱,至少两根玻璃纤维单纱从离复捻侧最近的导纱轮上汇合,经过并丝器和超喂罗拉,最后到达复捻锭位设备捻成一根复捻的玻璃纤维纱,圈丝是影响并捻产量和质量的“短板”,目前并捻生产超细纱高捻度时,每根纱线张力不均,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和并捻纱品质,在并纱过程中单股纱线发生圈丝时,给予一定的张力,可以使圈丝消失,适当均衡的张力可以减少圈丝形成的概率,另外,不同直径的玻璃纤维并捻纱需要的最合适的张力并不相同,直径大的单根玻璃纤维并捻纱需要的张力小,直径小的单根玻璃纤维并捻纱需要的张力大;
现有的玻璃纤维并捻纱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每个初捻管纱退解气圈,向上引伸出一根玻璃纤维单线,经过并丝器至少两根玻璃纤维单纱从离复捻侧最近的导纱轮上汇合,圈丝是影响并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并捻生产超细纱高捻度时,每根纱线张力不均匀,在并捻纱过程中单股丝束发生圈丝现象,另外不同直径的初捻管纱需要合适的张力并不相同,高度捻操作时,用一根铁轴穿一个缠绕退解纱的纱管中放在一个框架之上,根据需要的工艺,把多个退解纱单个放入框架之中进行合股,把多个纱的线头集中穿入导纱钩,经过导纱杆进入罗拉,再缠绕在高速旋转的锭子纱管上,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周期,其缺点为,断线和换纱,因为更换退解纱时,退解纱的纱线直径不能太大,卷装量小,硬框架两端与退解纱的纱管相互摩擦,拉力较大,导致毛羽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并捻机张力提升架,包括初捻筒上端板,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中心处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靠近支撑架的位置焊接有四个限位架,且四个限位架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顶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内表面通过内外螺纹活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底端外表面靠近限位槽的内表面位置焊接有限位杆,所述平台的顶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断丝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靠近旋转筒的外表面位置开设有四个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底面通过弹簧活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橡胶轮。
优选的,所述断丝检测器的顶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贯穿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断丝检测器的顶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开设有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焊接有破线针,所述断丝检测器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引导槽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导线槽,所述断丝检测器的内部靠近导线槽的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铜片夹。
优选的,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设有多个开关按钮与显示屏,显示屏位于开关按钮的一侧,所述初捻筒上端板的顶端外表面靠近支撑架的一侧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0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合金分体式摩擦轮
- 下一篇:一种可检测锭速和判断纱线状态的倍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