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收集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3999.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帅;贾聪圃;崔佳佳;姚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蓄熙新能源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何金花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收集盒 电解液 进气口 锂离子电池用 抽真空装置 惰性气体源 出气管道 进气管道 收集模块 出气口 打孔针 盒盖 本实用新型 真空泵连接 定量分析 工作原理 盒体内部 容纳腔 盛放部 真空泵 盒体 凸起 定性 变质 电池 容纳 引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收集模块,包括电解液收集盒、出气管道、进气管道、真空泵、惰性气体源,电解液收集盒包括电解液收集盒盒盖和电解液收集盒盒体,电解液收集盒盒盖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真空泵连接,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惰性气体源连接。电解液盛放部设有容纳液体的容纳腔和打孔针,打孔针朝向盒体内部一端设有破坏凸起。该装置可保证电解液在收集过程中不会与空气发生接触而变质,也不会引入其他的物质,使得对电解液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更加准确可靠,可以更好地揭示电池的工作原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收集模块。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输出电压高、无记忆效应、使用时间长、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便携式设备中。随着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与推广,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作为储能器件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革命性发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激剧增加,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电解液从电池中充分、无污染地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工作原理,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电解液是化学电池、电解电容等使用的介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电解液生产配制中会加入各种原料和添加剂,在添加和搅拌配制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电解液中的上述原料和添加剂非常容易吸收水分,如果在开放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粉尘和水分进入电解液中,大大降低电解液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因此锂电池电解液要放置于密封环境中,且若在密封环境中电解液发生混合搅拌,产生的气泡一则是不易处理,二则或会导致密封结构内的压力增大。所以电解液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要密封而且不能发生搅动减少化学气体的产生。
目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失效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提取装置(专利申请号20160709354.8)公开了一种失效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提取装置,在氮气保护下,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并利用超声波洗脱电芯内部的电解液,再对其进行收集。该装置使用了有机溶剂,在电解液中引入了新的杂质,且超声易造成电极材料的脱落并混入电解液,均不利于后续对电解液的测试分析。
因此,从电池中将电解液充分分离,同时不接触水分和氧气而发生分解和变质且不引入其他杂质,是电解液能够得到真实可靠分析的重要保障,针对这些要求,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且可保证电解液不变质的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收集模块,该设备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不会与空气发生接触而变质也不会引入其他的物质,使得对电解液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更加准确可靠,可以更好地揭示电池的工作原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收集模块,包括电解液收集盒、出气管道、进气管道、真空泵、惰性气体源,所述电解液收集盒包括电解液收集盒盒盖和电解液收集盒盒体,所述电解液收集盒盒盖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出气口气密阀门,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口气密阀门;
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惰性气体源连接;
所述电解液收集盒盒体上设有容纳液体的容纳腔和打孔针,所述打孔针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电解液收集盒盒体上且所述打孔针能发生朝向所述电解液收集盒盒体内部的位移,所述打孔针朝向所述电解液收集盒盒体内部一端设有破坏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蓄熙新能源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蓄熙新能源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3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用淡水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甘蔗取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