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基岩双液灌浆的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4255.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浓辉;郭海轮;刘小斌;陈锐;张文;梁森;黄礼华;钟棋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岩 水泥注浆 水玻璃 止水塞 注浆管 灌浆 施工装置 注浆段 注浆孔 双液 本实用新型 注浆单向阀 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 双液注浆 岩土工程 保压 岩面 密封 穿过 下放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基岩双液灌浆的施工装置,包括止水塞、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止水塞下放至基岩注浆段岩面,注浆段分5m一段,且止水塞与基岩注浆孔之间密封,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的一端分别穿过止水塞并伸至基岩注浆孔内,且所述水玻璃注浆管的一端伸至下部15m基岩处,所述水泥注浆管的一端伸至上部15m基岩处,所述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的一端上还分别设置有注浆单向阀。以解决在基岩双液注浆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安全性差,常有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难以保压的现象,施工较为复杂,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属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基岩双液灌浆的施工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深圳市地铁强制性规范要求,普通基岩灌后透水率要求q≤0.5Lu (6.475×10-6/cm/s)或q≤原岩石透水率的1/10,对于较完整的微风化花岗岩,节理不发育,局部为花岗岩微裂隙,岩石水泥浆吃浆量少,止水效果难以控制,难以满足灌后基岩透水率的要求。为了保证岩石浆液灌入量,达到灌后岩石止水的效果,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注浆,通过基岩双液灌浆施工装置对下部15m 基岩进行水玻璃注浆,上部15m基岩进行水泥浆注浆,操作便利、安全性高,有效保证了灌后岩石止水的效果,保护了地铁隧道的安全,然而,在基岩双液注浆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安全性差,常有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难以保压的现象,施工较为复杂,成本高,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岩双液灌浆的施工装置,以解决在基岩双液注浆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安全性差,常有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难以保压的现象,施工较为复杂,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用于基岩双液灌浆的施工装置,包括止水塞、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止水塞下放于基岩注浆段岩面,注浆段分5m 一段,且止水塞与基岩注浆孔之间密封,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的一端分别穿过止水塞并伸至基岩注浆孔内,且所述水玻璃注浆管的一端伸至下部15m 基岩处,所述水泥注浆管的一端伸至上部15m基岩处,所述水玻璃注浆管和水泥注浆管的一端上还分别设置有注浆单向阀,基岩注浆时通过注浆压力将其向外冲开,无压力作用时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前述施工装置中,所述止水塞上还设置有保压口,用于止水塞加压膨胀、注浆压力调节以及对注浆过程进行保压,保证整个灌浆环境处于密闭状态,在灌浆设计压力值下完成岩层灌浆施工;
前述施工装置中,所述保压口为贯通止水塞上下两端的通路,且该通路上设置高压阀,当下部气压超过设定压力时,通过高压阀向外部泄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注浆管注浆、可活动式止水塞,在水玻璃灌注结束后紧接着进行水泥浆的灌浆,并根据灌浆液面的深度调整止水塞的位置,有效保证了整个灌浆过程的持续不间断,缩短了灌浆时长,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控制的保压口高压阀,整个灌浆过程通过保压口调整注浆压力,做到了压力可控,稳定,有效保证了灌浆止水的效果。整个灌浆装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邻地铁构造破碎带基岩灌浆的施工结构
- 下一篇:坝体抗变形防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