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6339.8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8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海;何宏泽;林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7/06 | 分类号: | B05C7/06;B05C13/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涂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涂油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所述空腔的下部为储油槽。还包括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油槽内,另一端穿过工作台的下部。还包括PLC电路控制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通过一供油管与所述储油槽连接。通过定位夹紧装置固定好工件,然后通过涂油装置一端的上下运动,将储油槽内的油涂刷到工件内,从而实现自动涂油的效果。更优地,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供油装置定时定量对刷头供油,保证涂刷的均匀度。本装置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替代人工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制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气缸通常需要对气缸内孔进行珩磨加工,经过珩磨加工后的气缸体内孔容易生锈。为了克服上述现象,一般必须在气缸内孔壁上涂一层油,以防止气缸内孔加工面生锈。传统的涂油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涂抹,但这种涂油方式存在着涂油效率低和涂油不均匀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给摩托车气缸内孔进行涂油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涂油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架设有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还包括用于对工件内孔进行涂油的涂油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涂油装置包括气缸、推杆以及刷头,所述刷头设置在所述储油槽内,所述刷头的一端连接推杆,所述刷头在所述推杆的推动下,能够贯穿所述储油槽和所述工件的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工作台下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所述气缸内。
进一步地,所述刷头为吸油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托盘,所述夹紧托盘为圆环状,所述夹紧托盘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夹紧托盘上设置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上连接有卡凸,所述卡凸滑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上设置有棘轮结构,所述棘轮结构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棘轮结构绕所述托盘的中心轴转动,所述棘轮结构与所述卡凸抵接;
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为环形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夹爪外,且所述弹簧的内侧抵接所述卡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传动气缸,所述传动气缸的传动杆与所述棘轮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推动棘轮结构转动的传动气缸,所述传动气缸的传动杆与所述棘轮结构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的行程为3mm。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通过一供油管与所述储油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装置电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油装置定时定量向所述储油槽内供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涂油装置,设置一定位夹紧装置固定好工件,然后通过一气缸带动吸有油的刷头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涂油的效果。采用棘轮结构巧妙地将传动气缸的横向推力转化成夹爪的径向夹紧力,能够巧妙地布置传动气缸的位置,节约空间。更优地,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供油装置定时定量对刷头供油,保证涂刷的均匀度。本装置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替代人工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6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化手术用组合件及相应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板连接的非标轧制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