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功能低速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6675.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5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忠;王文玺;杜洋;李趁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B60L3/00 |
代理公司: | 12227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石卓琼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板 防水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 减震弹簧 顶盖 纯电动汽车 拆卸连接 低速行驶 加强肋条 警示声音 内部设备 设备内部 声音模拟 使用寿命 提醒装置 外壳顶部 外壳内壁 外壳内腔 行人警示 防水网 减震垫 水渍 外接 震动 侵蚀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功能低速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包括外壳和顶盖,所述外壳顶部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外壳内腔设置有控制电板,所述控制电板一侧设置有防水扬声器,且防水扬声器和控制电板均通过减震弹簧架与外壳内壁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板,可有效的控制防水扬声器发出警示声音,从而能够使的行人能够在这些车低速行驶时发现它们的存在、方向和位置,通过减震弹簧架和减震垫,可有效的减缓外接震动对内部设备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肋条,可有效的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通过防水网,可有效的防止外界水渍侵蚀到设备内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功能低速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噪音很小,使得对行走在马路上的老人、小孩和听力受损者的造成了潜藏着危险,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功能低速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通过控制电板,可有效的控制防水扬声器发出警示声音,从而能够使的行人能够在这些车低速行驶时发现它们的存在、方向和位置,通过减震弹簧架和减震垫,可有效的减缓外接震动对内部设备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肋条,可有效的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通过防水网,可有效的防止外界水渍侵蚀到设备内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功能低速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包括外壳和顶盖,所述外壳顶部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外壳内腔设置有控制电板,所述控制电板一侧设置有防水扬声器,且防水扬声器和控制电板均通过减震弹簧架与外壳内壁相连,所述外壳内壁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肋条,且加强肋条具体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外壳外壁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减震垫,所述顶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水网。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条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顶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壁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一侧铰链连接有接线盒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表面固定设置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盒盖板表面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扬声器和接线端口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板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外壳和顶盖,可有效的为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内部设备提供坚实的保护壳,通过接线端口,可有效的将外接控制电路与控制电板相连,从而能控制防水扬声器运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灵活的让防水扬声器发出警示声音,进而能够使得行人,在这些车低速行驶时发现它们的存在、方向和位置,及时的避免碰撞,降低了马路上的老人、小孩和听力受损者的造成了潜藏着危险。
2.减震弹簧架,可有效的减缓外接震动对控制电板和防水扬声器的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肋条,可有效的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3.通过安装板和减震垫,可有效的对行人警示器声音模拟提醒装置进行安装固定,又能进一步的减缓外界的震动对设备的影响,通过支撑片,可有效的对顶盖安装固定,通过橡胶圈,可有效的提高外壳与顶盖之间的密闭性。
4.通过接线盒和接线盒盖板,可有效的保护接线端口,又能为凹槽提供安装空间,通过凹槽,可有效的让外接导线穿过,通过防水网,可有效的防止外界水渍侵蚀到设备内部,又能够很好的传递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博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6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