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极耳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7093.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9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桃环;刘宏强;安敏俊;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2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 电池盖板 软连接片 正极柱 极耳 软连接件 负极柱 自由端 支撑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极耳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正极柱和负极柱,依次安装在盖板上;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位于盖板远离正极柱的一侧,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两个第一软连接片,两个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均与盖板连接;两个第一软连接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片的两侧,第一软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方便焊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极耳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对锂电池品质的把控越来越严格,电池盖板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的组成元素,其结构的优化对电池的功率、容量、倍率等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制作的过程中,必经之道焊接、组装及入壳,若盖板结构不够合理,则影响生产直通率及电池性能。目前现有的盖板主要问题如下:1)多采用双铆钉正负极柱,结构复杂,质量重且占用体积大,单体电芯成模组时焊接面积大,费时费力,且接触内阻大;2)多卷芯电池采用双连接片,但双层连接片之间没有支柱,平衡及稳定性较差,易导致焊接时连接片断裂,浪费较高;3)电池极耳集流体较薄与盖板连接片焊接时,容易导致极耳集流体破碎,导致电池不良。焊接时常采用手工剪裁软连接片,将软连接片放置在极耳处,对软连接片和连接片进行焊接,但手工剪裁软连接片毛刺较大、大小不一,焊接时较麻烦且最终导致电池一致性较差,直通率较低。4)盖板上未设有正极标识码,生产后正负极颜色容易氧化成统一颜色不易辨识正负极。有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极耳电池盖板,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极耳电池盖板,包括
盖板;
正极柱和负极柱,依次安装在盖板上;
第一支撑部,位于盖板远离正极柱的一侧,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两个第一软连接片,两个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均与盖板连接;两个第一软连接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片的两侧,第一软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支撑部,位于盖板远离负极柱的一侧,其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片、两个第二软连接片,两个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均与盖板连接;两个第二软连接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连接片的两侧,第二软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片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一支柱,第一支柱为“工”字型,两个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一支柱与盖板连接;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支柱,第二支柱为“工”字型,两个第二连接片通过第二支柱与盖板连接。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位于第一支柱和盖板之间,第一绝缘件与第一支柱、盖板均连接;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位于第二支柱和盖板之间,第二绝缘件与第二支柱、盖板均连接。
优选的,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均由耐腐蚀的高聚合物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第一连接片、第一软连接片、第一支柱均由纯铝材料制成;第二连接片、第二软连接片、第二支柱均由纯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均包括本体及一个与本体连接的铆钉。
优选的,盖板上设置有正极标志。
优选的,盖板上设有标识码。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二连接片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7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