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7821.3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磊;孙江龙;刘曾;张正艺;任再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孔娜;曹葆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船舶模型 砝码 收容腔 教学实验装置 隔板 本实用新型 位置可调 顶层 教学实验 船舶 隔板设置 横向倾斜 两层结构 纵向倾斜 模块化 直观性 两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该教学实验装置包括船舶模型、隔板、第一支撑杆、砝码、第二支撑杆及调整砝码;该船舶模型为两层结构,分别为顶层及底层,该顶层形成有收容腔;该隔板设置在该收容腔内;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设置在该收容腔内,该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隔板;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船舶模型的两舷侧;该砝码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杆上,其位置可调;该调整砝码设置在该第二支撑杆上,其位置可调;通过调整该砝码的位置来使该船舶模型发生纵向倾斜;通过调整该调整砝码的位置来使该船舶模型发生横向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较强,直观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初稳性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船舶原理相关的教材中对倾斜实验求得初稳性的方法做了原理性的介绍,但是具体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场地、仪器等的影响,不同的院校中有着不同的实行方式。破舱稳性是船舶沉性中最为基本的概念,关于破舱对初稳性的影响,教材中只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无法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不利于教学实验的实施。相应地,本领域存在着发展一种能够直观查看的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的技术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其基于现有初稳性的教学及实验特点,研究及设计了一种直观性较好的模块化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所述教学实验装置能够更便捷地开展静力学教学实验,同时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且模块化、便捷、可同时完成倾斜实验和破舱稳性教学实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船舶静力学教学实验装置,所述教学实验装置用于进行倾斜实验及破舱稳性实验,其包括船舶模型、隔板、第一支撑杆、砝码、第二支撑杆及调整砝码;所述船舶模型为两层结构,分别为顶层及底层,所述顶层形成有收容腔;所述船舶模型包括首部、尾部及连接所述首部及所述尾部的中部,所述首部、所述中部及所述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第三刻度线及第二刻度线;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其将所述收容腔分为多个区间;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隔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距离刻度线,所述第一距离刻度线用于供读取所述砝码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船舶模型的两舷侧,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距离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线用于供读取所述调整砝码的移动距离;所述砝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其位置可调;所述调整砝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其位置可调;通过调整所述砝码的位置来使所述船舶模型发生纵向倾斜,所述第一刻度线及所述第二刻度线用于供读取吃水深进而获取纵向倾斜时的吃水差;通过调整所述调整砝码的位置来使所述船舶模型发生横向倾斜,所述第三刻度线用于供读取所述船舶模型的左右两舷侧的吃水差。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沿垂直于所述船舶模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船舶模型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形成有第一舱室,所述第一舱室贯穿所述船舶模型的底部,且其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教学实验装置还包括舱室填充物,所述舱室填充物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还形成有第二舱室,所述底层上设置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连通所述第二舱室及所述收容腔;所述注水孔用于供水注入所述第二舱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7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地震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置演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企业管理沙盘教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