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对位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8127.3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尚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B41F33/00;B65H18/10;B65H16/10 |
代理公司: | 32277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燕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具 下模具 引导针 顶升板 本实用新型 顶升气缸 精密对位 下压气缸 压合机构 定位孔 贴合机 限位杆 上模 物料传感器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自动放料 自动贴合 放料盘 收料盘 对位 减小 收料 套接 贴合 通孔 配合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对位贴合机,其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旋转放料盘、压合机构和旋转收料盘,压合机构包括上模具、上模限位杆、下模具、下压气缸,下压气缸和上模具连接,上模具套接在上模限位杆上,下模具的两端均设有物料传感器,下模具底部设有顶升气缸和顶升板,顶升气缸和顶升板连接,顶升板上设有若干引导针,下模具上设有供引导针穿过的通孔,上模具上设有若干与引导针配合的定位孔,引导针可与定位孔配合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精密对位贴合机可实现自动放料和收料,并可实现高精度的对位,且实现自动贴合,贴合精度高,同时大大减小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对位贴合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在产品上涂覆上涂料以形成一定的图案,现有的做法一般是先将涂料涂覆在基材(例如薄膜)上,再用压合的方式将基材上的涂料印在产品上,现有的对位及压合大多采用人工来完成,存在贴合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贴合效率高,能够实现高精度贴合的精密对位贴合机。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对位贴合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旋转放料盘、压合机构和旋转收料盘,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上模具、上模限位杆、下模具、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和上模具连接,所述上模具套接在所述上模限位杆上,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设有物料传感器,所述下模具底部设有顶升气缸和顶升板,所述顶升气缸和顶升板连接,所述顶升板上设有若干引导针,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供所述引导针穿过的通孔,所述上模具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引导针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引导针可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稳料机构,所述稳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辊、第二固定辊和第一升降压辊,所述第一升降压辊设于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拉料机构,所述拉料机构设于所述压合机构与旋转收料盘之间,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拉料辊固定座,所述拉料辊固定座上设有拉料电机、第一拉料辊和第二拉料辊,所述拉料电机与第一拉料辊连接,所述第一拉料辊与第二拉料辊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料辊固定座上还设有压紧槽,所述第二拉料辊的两端设于所述压紧槽内,所述压紧槽内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拉料辊固定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料辊固定座上还设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与所述压紧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拉料辊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拉料辊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设于所述旋转放料盘与稳料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限位杆、第一缓冲升降辊和第一缓冲限位块,所述第一缓冲限位块套设在所述第一缓冲限位杆上,所述第一缓冲升降辊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限位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设于所述旋转收料盘与压合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缓冲限位杆、第二缓冲升降辊和第二缓冲限位块,所述第二缓冲限位块套设在所述第二缓冲限位杆上,所述第二缓冲升降辊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限位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与第二导料板平行设备并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一光栅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栅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旋转放料盘放出的基材上是否有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尚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尚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8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烫金版
- 下一篇:一种面套生产用热转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