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砧木苗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8678.X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蕊芬;葛红娟;黄粤;沙广利;马荣群;孙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23/06;A01G27/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砧木苗 承载板 连接管 水管 电动推杆 水箱内部 移栽装置 上表面 水箱 铲头 喷头 本实用新型 背面固定 工作效率 向上移动 固定座 再启动 伸长 水泵 连通 移栽 体力 土壤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砧木苗移栽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与水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水管延伸至水箱内部并与水箱内部固定安装的水泵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座与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当需要对多株砧木苗进行移栽过程时,通过控制多个电动推杆c同时伸长从而将铲头插入砧木苗的根部,再启动多个电动推杆b通过连接块带动铲头向上移动,从而将多个砧木苗从同时土壤中铲起,一方面无需人工进行铲起作业,节省了工人的体力,另一方面节省了人工,提高了铲起砧木苗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砧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砧木苗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树体的根段或枝段,有固定、支撑接穗,并与接穗愈合后形成植株生长、结果的作用,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它嫁接亲合性好,苗木寿命长,也容易培植。
目前,砧木苗在进行移栽时,一般是由人工手动进行铲起作业,一次只能铲起一个砧木苗,工作效率低,且砧木苗被铲起后由于根部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易发生根部缺水现象,导致移栽的效果不好,影响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砧木苗移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砧木苗移栽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与水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水管延伸至水箱内部并与水箱内部固定安装的水泵相连,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座与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与若干个喷头对应的位置均卡接有若干个承载盆,所述承载板的正面通过电动推杆a与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电动推杆b,所述电动推杆b的活动轴上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c,所述水泵、电动推杆a、电动推杆b和电动推杆c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电动推杆c的活动轴上固定安装有铲头,所述承载板和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承载板的背面固定设有两个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把手杆。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承载盆的至少为两排,且两排承载盆之间均通过连通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把手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橡胶套,且两个橡胶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c和铲头与连接块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需要对多株砧木苗进行移栽过程时,通过控制多个电动推杆c同时伸长从而将铲头插入砧木苗的根部,再启动多个电动推杆b通过连接块带动铲头向上移动,从而将多个砧木苗从同时土壤中铲起,一方面无需人工进行铲起作业,节省了工人的体力,另一方面节省了人工,提高了铲起砧木苗的工作效率。
(2)将铲起的砧木苗放置于承载盆中,启动水泵后再转动阀门使得水管流通,水箱内部的水可以通过喷头喷出,从而对砧木苗的根部进行浇灌过程,在通过连通管的作用使得水可以在多排承载盆中流通,可以有效的防止砧木苗因根部缺水而导致移栽效果差以及成活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8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