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8685.X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谢小龙;徐义刚;张伟;邱吉廷;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散货 船压载舱 连接 结构 | ||
1.一种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包括横舱壁(1)、外板(2)以及若干舷侧肋骨(3),所述横舱壁(1)和外板(2)相互垂直设置,若干所述舷侧肋骨(3)均等间距垂直设于所述外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舱壁(1)的两侧均设有顶底压载舱连接结构(4),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设于所述外板(2)的内侧,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的上下端面分别连接到顶边舱斜板(5)和底边舱斜板(6),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内中部水平设有换乘平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的纵向长度与若干所述舷侧肋骨(3)中相邻所述舷侧肋骨(3)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的横向长为1200-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舱斜板(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上通孔(8)和第二上通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上通孔(8)设于所述外板(2)的内侧,若干所述第二上通孔(9)设于若干所述第一上通孔(8)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舱斜板(6)上开设有若干第一下通孔(10)和第二下通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下通孔(10)设于所述外板(2)的内侧,若干所述第二下通孔(11)设于若干所述第一下通孔(1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通孔(8)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上通孔(9)为矩形通孔,其长和宽分别为:400-800mm,600-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通孔(10)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下通孔(11)为矩形通孔,其长和宽分别为:400-800mm,600-1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内垂直设有第一垂向扶强材(12)和第二垂向扶强材(13),所述垂向扶强材(12)的上端面与所述顶边舱斜板(5)上的纵骨对齐连接,所述垂向扶强材(12)的下端面与所述换乘平台(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向扶强材(13)的上端面与所述换乘平台(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向扶强材(13)的下端面与所述底边舱斜板的纵骨对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的上端面呈折角型,且与所述顶边舱斜板(5)上的纵骨对齐;所述压载舱连接结构(4)的下端面呈折角型,且与所述底边舱斜板(6)上的纵骨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86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