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1088.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枫;王倩;蒋宏伟;赵庆;赵亦朋;杨光;史肖燕;张景田;蔡骁;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17/00;E21B23/01;E21B33/12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黄河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喷砂管 管主体 喷砂器 砂子 本实用新型 喷砂口 气囊圈 油管 短节 内壁 贴合 气体饱和度 喷砂出口 压裂管柱 侧钻井 输气管 小井眼 中空腔 泵气 卡封 气泵 下端 压动 裂缝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插入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加强短节,所述加强短节的圆周上安装有定量喷砂器主体,所述定量喷砂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喷砂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与喷砂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喷砂口,所述喷砂管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的一端与定量喷砂器主体的喷砂出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以通过气体饱和度来调整长度的喷砂管,通过气泵与输气管向气囊圈的内部泵气,使得气囊圈压动弧形贴合块贴合在外套管的内壁上,砂子依次穿过管主体、中空腔和喷砂口后进入裂缝中,一方面避免砂子脱落在外套管的内部产生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本喷砂管能够适应不同的外套管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
背景技术
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水力压裂。压裂是人为地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使油井产量增加,对改善油井井底流动条件、减缓层间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小井眼难以寻得适宜的压裂管柱,为此申请号为201020275492.2的专利中提出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其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小井眼的压裂管柱,但是这种压裂管柱容易出现喷砂过程中砂子直接掉落在套管内部的情况,产生砂子的利用率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喷砂过程中砂子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插入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加强短节,所述加强短节的圆周上安装有定量喷砂器主体,所述定量喷砂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喷砂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与喷砂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喷砂口,所述喷砂管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的一端与定量喷砂器主体的喷砂出口相连接,所述管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的中部设置为中空腔,所述气囊圈远离管主体的一端固定有弧形贴合块,所述弧形贴合块靠近气囊圈的一侧设置为平切面,所述弧形贴合块上与中空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圈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穿出外套管的上端,且输气管远离气囊圈的一端连接有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的靠近下端的圆周外部安装有水力锚,所述水力锚的两侧均设置有锚爪。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的下端圆周上安装有封隔器,且封隔器为YY341封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以通过气体饱和度来调整长度的喷砂管,通过气泵与输气管向气囊圈的内部泵气,使得气囊圈压动弧形贴合块贴合在外套管的内壁上,砂子依次穿过管主体、中空腔和喷砂口后进入裂缝中,一方面避免砂子脱落在外套管的内部,也就增大了砂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本喷砂管能够适应不同的外套管直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管;2、外套管;3、水力锚;31、锚爪;4、加强短节;5、定量喷砂器主体;51、喷砂管;511、管主体; 512、气囊圈;5121、中空腔;513、弧形贴合块;5131、开口; 5132、平切面;6、封隔器;7、喷砂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1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力脉冲扩容造缝岩石力学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压裂井口用压裂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