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1580.X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戴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形块 张拉索 张拉端 锥形面 插槽 固定端锚 内侧壁 锚块 锚座 碳纤维 本实用新型 压力分布 张拉装置 左右两侧 大压力 固定端 拱起 撕裂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包括固定端基座、固定端锚块、碳纤维的张拉索、张拉端锚块以及张拉端基座,所述固定端锚块与张拉端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张拉索的两端;所述固定端锚块与所述张拉端锚块中的至少二者之一包括锚座以及楔形块,所述锚座上设置有插槽用于所述楔形块插入,所述楔形块包括与插槽内侧壁相接触的锥形面以及与所述张拉索相接触的接触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上设置了与插槽内侧壁相接触的锥形面,一方面楔形块的中部相对于左右两侧较厚,另一方面锥形面受到插槽内侧壁的压力垂直于锥形面,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楔形块在受到锚座的较大压力时中部拱起,使作用于张拉索上的压力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不易发生张拉索撕裂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属于桥梁混凝土预应力张拉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张拉索被运用于桥梁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通常的形态有长方形薄板(条或带)状、圆柱形或者四棱柱形等。例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1174409.5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通过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将碳纤维的张拉索的两端夹持固定,通过千斤顶对张拉端锚块进行推动,从而对张拉索进行拉伸。以该结构为例,张拉索为长方形薄板状,如图1所示,锚块包括锚座以及夹具,所述夹具为两块板状的楔形块2,楔形块2与张拉索3的接触面为平面,锚座上设置有用于夹具楔入的插槽,所述楔形块2楔入插槽后与插槽的侧壁接触的面为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也为平面。而在使用过程中当楔形块2被楔入插槽内后,插槽的左右两侧区域对楔形块的压力较大,而中轴线附近区域对楔形块2的压力较小,容易导致楔形块2的中部区域拱起,从而使张拉索的左右两侧受到足够大的夹持力但中部区域受力较小,拉伸过程中容易造成张拉索的撕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能够避免张拉索因受到的夹持力不均而导致撕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包括固定端基座、固定端锚块、碳纤维的张拉索、张拉端锚块以及张拉端基座,所述固定端锚块与张拉端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张拉索的两端;所述张拉端锚块设置于所述张拉端基座的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直线滑动;所述张拉端锚块连接于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贯通所述张拉端基座的通孔、止挡螺母、千斤顶挡板以及张拉螺母;千斤顶的一端顶在所述千斤顶挡板上,另一端顶住所述张拉端基座;所述固定端锚块与所述张拉端锚块中的至少二者之一包括锚座以及楔形块,所述锚座上设置有插槽用于所述楔形块插入,所述楔形块包括与插槽内侧壁相接触的锥形面以及与所述张拉索相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锥形面所在锥形体的顶角为1.6°~5°。
当所述楔形块的宽度越大时对应的所述锥形面所在锥形体的顶角越大。
所述张拉索为长方形薄板状,所述楔形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楔形块将所述张拉索夹持其中。
所述楔形块的宽度为100mm~250mm。
所述楔形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齿纹。
所述楔形块的靠近所述锥形面所在锥形体的顶角的一端为内侧端,远离所述顶角的一端为外侧端;在所述接触面上并位于靠近所述内侧端的一侧为平面部,所述防滑齿纹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靠近所述外侧端的一侧。
在所述外侧端向内侧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防滑齿纹的齿高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楔形块上设置了与插槽内侧壁相接触的锥形面,一方面楔形块的中部相对于左右两侧较厚,另一方面锥形面受到插槽内侧壁的压力垂直于锥形面,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楔形块在受到锚座的较大压力时中部拱起,使作用于张拉索上的压力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不易发生张拉索撕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1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