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3176.6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肯绿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4 | 分类号: | E04D1/34 |
代理公司: | 11137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托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7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瓦 沥青 金属 第一层 檐口 高层建筑 固定在建筑物 防风卡 防风扣 台阶处 内收 本实用新型 高层建筑物 安装结构 风吹 抗风 跌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檐口带台阶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通过采取内收结构固定在建筑物上,檐口无台阶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通过设置防风卡固定在建筑物上,每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上均至少设置两个防风扣板。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檐口带台阶处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采取内收结构固定,而在檐口无台阶处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设置防风卡固定,以使瓦可以牢固地固定在高层建筑物上,避免了高层建筑上的瓦的跌落和被风吹起的风险;通过设置防风扣板,以进一步提高层建筑的瓦的抗风载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城乡建筑发展迅速,全国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到16-19亿m2,而在全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360亿m2,其中按建筑节能标准建造的只有1.4亿m2,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8%,所以建筑节能对我国的建筑发展具有必要性。
传统的屋面瓦通常是陶土制成的平行屋面瓦,仅仅只有装饰作用,但其颜色单调,保温隔热功能较差,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而且其保温隔热的能力取决于底板的性能;屋面瓦在底板上的安装铺设施工比较繁琐,施工工期较长;混凝土屋面瓦在防水隔热方面的性能也不能满足建筑业的要求;沥青瓦安全性不强、老化严重;彩色钢板复合板风格单调;由于国内涂料品种和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进口涂料成本太高,目前缺少涂层厚、功能性好、强度高、花色丰富的复合板。
高层建筑,一般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现有的用于高层建筑上的陶瓦、水泥瓦、沥青瓦和金属瓦均存在跌落和被风吹起的风险。
因此,研制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上均至少设置两个防风扣板;其中,高层建筑的檐口带台阶或不带台阶;
檐口带台阶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复合瓦的内收结构,檐口无台阶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复合瓦的防风卡,所述防风卡固定在建筑物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内收结构为耐候结构胶,所述耐候结构胶将所述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辅助地固定在建筑物上。
其中,檐口无台阶的第一层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端部的防风卡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建筑物上。
其中,每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屋面上。
其中,相邻两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共用一个防风扣板。
其中,每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上下两端均均匀地设置有8个固定点,且每块金属与沥青复合瓦上均设置有3个防风扣板,其中一个防风扣板设置在瓦的中部位置,另两个防风扣板设置在金属与沥青复合瓦的两侧位置。
其中,高层建筑的侧脊设置有金属包边结构,所述金属包边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硬金属支撑和设置在外侧的软金属饰边。
其中,高层建筑的阳脊设置有金属包边结构或内收结构;所述金属包边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硬金属支撑和设置在外侧的软金属饰边,所述内收结构为设置的耐候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肯绿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肯绿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3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瓦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屋面太阳能采光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