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烟气的除雾消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7602.3 | 申请日: | 201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鹏;牛海荣;革海银;冶富银;赵康;刘弘伟;陈昆庆;解天华;高红娟;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53116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谢乔良;张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503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管 壳体 降温室 密封板 上端 进气室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混流室 连通 顶部间隙 二次污染 壳体内部 同轴设置 脱硫烟气 烟气处理 运行成本 支架设置 进风口 排气口 排液口 白烟 除雾 分隔 管段 排出 下端 烟气 密封 穿透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烟气的除雾消白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管,在壳体的下部设置进气口,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排气口,导流管同轴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把壳体的内部自下而上分隔成进气室、降温室,所述导流管为两端不密封的管段,导流管的下端设置于密封板上,且向下穿透密封板连通进气室,导流管的上端通过支架设置于降温室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上端与壳体的顶部间隙配合,使导流管的上端与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混流室,且所述降温室与混流室连通,进气室的底部设置排液口,降温室的上设置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能有效确保排出的烟气中看不到“白烟”,不仅烟气处理、运行成本低,且杜绝了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消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烟气的除雾消白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工厂中,都需要对燃煤产生的烟气通过脱硫等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的净烟气温度为50℃,处于含湿量很高的饱和状态,使得烟气在烟囱口排入大气的过程中因温度降低,烟气中部分汽态水和污染物与大气接触会发生凝结,形成白色的雾状水汽,从而破坏了市容,且被周围居民误解成有毒的烟气,从而造成恐慌等不良影响。
为了消除白烟,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烟气,使烟气温度达到110℃,然后排放就看不见白烟了。由于烟气量很大,加热烟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给厂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型社会背道而驰。特别是使用燃气或者燃煤方式加热烟气,不但会增加烟气量,更会对已经环保处理过的烟气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研制一种具有节能降耗,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脱硫烟气除雾消白装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节能降耗,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脱硫烟气的除雾消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导流管,在壳体的下部设置进气口,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排气口,导流管同轴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把壳体的内部自下而上分隔成进气室、降温室,所述导流管为两端不密封的管段,导流管的下端设置于密封板上,且向下穿透密封板连通进气室,导流管的上端通过支架设置于降温室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上端与壳体的顶部间隙配合,使导流管的上端与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混流室,且所述降温室与混流室连通,所述进气室的底部设置排液口,所述降温室的上设置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高温的湿烟气与降温室中的常温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可降低烟气温度同时大量析出水分,确保排出的烟气中看不到“白烟”,而且析出的水分可制成石灰水,做脱硫剂使用,降低了烟气处理成本;
2、以常温空气为冷凝介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杜绝二次污染,减少燃气或者燃煤所带来的成本,不仅节能,且运行成本低。
3、结构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适用范围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 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导流管,3~进气口,4~排气口,5~密封板,6~进气室,7~降温室,8~支架,9~混流室,10~排液口,11~主进风口,12~辅进风口,13~导流机构,14~阻流板,15~扰流换热环,16~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7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蒸气回收及除尘装置
- 下一篇:用于燃煤电厂烟气冷凝系统的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