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和脉冲交流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8453.2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李鹏;杨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9/06 | 分类号: | H02M9/06;H03K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交流 放电电压 放电极组 放电电路 放电装置 第二控制信号 高压放电模块 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 输入端 控制信号输出端 输出极性相反 电子行业 间隔排布 控制信号 平衡电压 输出频率 电连接 消电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和脉冲交流放电装置。该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包括:高压放电模块的多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多个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高压放电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在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输出极性相反的电压;间隔排布的第一放电极组和第二放电极组,第一放电极组与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放电极组与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消电距离较近时和在输出频率降低时,降低平衡电压波动,提升了脉冲交流放电装置的性能,有利于其在电子行业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静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和脉冲交流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消除技术在半导体等电子行业、喷涂、印刷、纺织、医药设备、建材和注塑等行业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脉冲交流放电装置可实现同一种(或一排)电极针上,在同一时刻(或上半周期)输出同种极性的离子,在下一时刻(或下半周期)输出与上一时刻(或上半周期)相反极性的同极性离子。然而,现有的脉冲交流放电装置存在在距离电极针较近空间内的正负离子的平衡电压波动剧烈,以及在低频率工作状态下正负离子的平衡电压波动剧烈的问题,导致了现有的脉冲交流放电装置会对静电敏感性器件(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金属氧化膜半导体(MOS)器件,如微控制器、单片机、光电耦合器等)产生较严重的静电放电事故,不利于其在电子行业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和脉冲交流放电装置,以降低正负离子的平衡电压波动,提升脉冲交流放电装置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该脉冲交流放电电路包括:
高压幅值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高压输出端和第二高压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多个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输入模块电连接;
高压放电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高压输入端、第二高压输入端、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多个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高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高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高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高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高压放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输出极性相反的电压;
间隔排布的第一放电极组和第二放电极组,所述第一放电极组与所述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极组与所述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脉冲交流放电装置,该脉冲交流放电装置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脉冲交流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放电极组和第二放电极组间隔排布,高压放电模块设置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第一放电极组与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放电极组与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放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二放电电压输出端输出极性相反的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脉冲交流放电电路的放电极组同时输出正离子和负离子,均衡靠近放电极组的空间内的正、负离子的数量,不仅能够降低消电距离较近时的平衡电压波动,而且能够在输出频率降低时,降低平衡电压波动,从而提升了脉冲交流放电装置的性能,有利于其在电子行业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的正负离子分布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图;
图3为现有的一种脉冲交流放电电路的平衡电压波动的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8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