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8465.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边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6 | 分类号: | F04B43/06;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4102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棉 容纳腔 通孔 气动隔膜泵 新型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 上下贯通 壳体 连通 进气口 互不重叠 互相间隔 出气口 侧壁 降噪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包括: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壳体的上部的侧壁上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且壳体的底部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N+2个第一消音棉片自上而下且互相间隔地设在容纳腔内,每个第一消音棉片均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N+1个第二消音棉片设在容纳腔内,相邻两个第一消音棉片之间设置一个第二消音棉片,每个第二消音棉片均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在水平面上,相邻两个第二消音棉片的第二通孔均落入该相邻两个第二消音棉片之间的第一消音棉片的第一通孔之内,且该相邻两个第二消音棉片的第二通孔互不重叠;其中,N为自然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降噪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
背景技术
噪音已被视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污染,而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为现代工业主要噪音源之一,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口引起周围空气震动,从而产生较强噪音。消音器是消减气流噪声的装置,它能让气流通过,同时又能有效的阻止周围空气震动并减弱声能向外传播,在气动元器件排气口应用效果明显。随着气动元器件的扩大使用及人们对噪声的消除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消音器以难以满足要求,尤其是对泵体排出的压缩空气的消音器来说,现有消音器结构单一,空腔容积固定,消音效果不理想,并且由于气源为高压气体,在排出的瞬间会释放压力体积膨胀,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这导致气动隔膜泵的消音器在低气温的工作环境下会出现结冰冻结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气动隔膜泵的工作和使用。
现有的消音器由圆柱状的外壳、消音层及消音器盖组成,外壳上有格栅孔,消音层为半透气的纤维棉。消音层贴靠在外壳的内壁上,消音盖与外壳底端螺纹连接,外壳顶部有凸台连接头,连接头外圆面为锥管螺纹,与排气口相连接。高压气流从排气口进入外壳腔内,通过消音层阻挡逃逸处。
现有的消音器工作原理为减压扩容原理,一是通过降低排气压力来降低阻塞喷注噪声,二是通过扩大容积降低速度来降低阻塞喷注噪声。这种方案的消音器降噪效果通常在20-30dB,降噪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由于高压气体压力瞬间释放体积膨胀,这一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消音器温度过低,在低温环境下消音器会出现结冰冻结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气动隔膜泵的工作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气动隔膜泵用新型消音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上部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且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
N+2个第一消音棉片,N+2个所述第一消音棉片自上而下且互相间隔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每个所述第一消音棉片均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
N+1个第二消音棉片,N+1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消音棉片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每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均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
在水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的第二通孔均落入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之间的所述第一消音棉片的第一通孔之内,且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消音棉片的第二通孔互不重叠;
其中,N为自然数。
有利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方孔,或者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为劣弧弓形孔。
有利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的3~4倍。
有利地,所述第一消音棉片以及所述第二消音棉片的厚度均为15mm。
有利地,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位于所述出气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构造成两个中心对称的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边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嘉善边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8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