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9352.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婷;曹臻;陈亮;赵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医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朱青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容器 微通道板 丙烯酸树脂 盖板 铜法兰 本实用新型 盖板中心 电渗泵 薄膜 低驱动电压 法兰中心孔 进出液管 稳定高压 一上一下 依次设置 由内向外 第一端 高流速 中心孔 电极 丝网 微泵 焊接 覆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个聚碳酸酯容器以及夹在两个容器之间的微通道板;聚碳酸酯容器的第一端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铜法兰和一个中心位置开设有盖板中心孔的丙烯酸树脂盖板,铜法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法兰中心孔,法兰中心孔上覆盖有铂丝网;铜法兰上焊接有电极;聚碳酸酯容器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个丙烯酸树脂盖板;微通道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固定在两个丙烯酸树脂盖板的盖板中心孔内;每个聚碳酸酯容器壁上均设置有一连通聚碳酸酯容器内部的进出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密度的微通道板,具有无需复杂的加工即可实现在低驱动电压下产生稳定高压强和高流速的优良微泵性能,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渗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
背景技术
传统电渗泵(electro-osmotic(EO)pumps)是通过外部电场驱动电双层产生高压强或高流速液体的技术,一般由亲水多孔玻璃制成,对于微流体芯片中液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电渗泵加工工艺要求高,结构复杂且输出压强与流速在低驱动电压下较低,使得微泵性能适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个聚碳酸酯容器以及夹在两个聚碳酸酯容器之间的微通道板;聚碳酸酯容器的第一端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铜法兰和一个中心位置开设有盖板中心孔的丙烯酸树脂盖板,铜法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法兰中心孔,法兰中心孔上覆盖有铂丝网,铂丝网的边缘连接到铜法兰上;铜法兰上焊接有一个电极;聚碳酸酯容器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个丙烯酸树脂盖板;微通道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固定在两个丙烯酸树脂盖板的盖板中心孔内;每个聚碳酸酯容器壁上均设置有一连通聚碳酸酯容器内部的进出液管。
进一步地,两个聚碳酸酯容器通过多根金属棒穿在一起;所述法兰中心孔周围开设有多个用于金属棒穿过的棒孔,所述盖板中心孔的周围开设有多个棒孔;丙烯酸树脂盖板上的多个棒孔与铜法兰上的多个棒孔一一对应;金属棒穿过棒孔并贯穿两个聚碳酸酯容器。
进一步地,金属棒外侧套箍有绝缘套管。
进一步地,金属棒的数目为6根。
进一步地,金属棒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微通道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通过硅胶粘合剂粘接固定在两个丙烯酸树脂盖板的盖板中心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板的每个微通道的直径为5μm,长度为300μm。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液管为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微通道板的薄膜电渗泵,加工简便且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高密度的微通道板,具有无需复杂的加工即可实现在低驱动电压下产生稳定高压强和高流速的优良微泵性能,适用范围广,操作者只需首先将该电渗泵腔体用待测液充满,再在两个电极上加入所需电压,该电渗泵就会进入工作状态,并在进液管和出液管检测所需信息并分析处理,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铜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丙烯酸树脂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微通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电渗泵构成的最大压强检测装置;
图6为本电渗泵构成的最大流速检测装置;
图7为检测得到的最大流速与电压的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医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医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智能加热烧杯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室内实验的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