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9979.2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6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罡;张敬峰;洪海林;祝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44542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437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种盘 培养皿 松毛虫赤眼蜂 宿主卵 本实用新型 繁殖 放置面 容纳腔 器皿 接蜂 层叠放置 节省空间 上下层叠 出蜂率 拿取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包括多个接种盘和多个种蜂培养皿,所述多个接种盘呈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接种盘具有一放置面,用以放置宿主卵;所述多个种蜂培养皿与所述多个接种盘呈相对应设置,各所述种蜂培养皿包括一设有容纳腔的器皿,各所述器皿设于各所述接种盘放置面的中部,所述容纳腔用以容纳种蜂宿主卵。所述种蜂宿主卵培养出种蜂,所述种蜂再在所述宿主卵中种卵,以进行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接种盘呈层叠放置,以节省空间,有利于接种盘的放置和拿取,且在所述接种盘放置面中部设置有种蜂培养皿,有利于松毛虫赤眼蜂的繁殖,可提高出蜂率,有利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
背景技术
松毛虫赤眼蜂作为一种优秀的寄生性生物,具有寄主范围广、寄生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生物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松毛虫赤眼蜂的接种繁殖是生物防治的关键。松毛虫赤眼蜂的繁殖接种方法已有多种,但寄主卵的处理、接蜂、制作卵卡相对复杂,而且空间利用率低、繁育空间温湿度可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接蜂装置空间利用率低和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包括:
多个接种盘,所述多个接种盘呈上下层叠设置,且沿上下方向上依次相邻设置的每两个所述接种盘在横向上呈上下交错设置,各所述接种盘具有一放置面,用以放置宿主卵;
多个种蜂培养皿,与所述多个接种盘呈相对应设置,各所述种蜂培养皿包括一设有容纳腔的器皿,各所述器皿设于各所述接种盘放置面的中部,所述容纳腔用以容纳种蜂宿主卵。
可选地,各所述接种盘包括接种框、以及呈封闭所述接种框一面设置的连接网,所述连接网形成所述放置面,用以放置所述宿主卵。
可选地,各所述接种框呈长方形设置。
可选地,各所述接种框的长度为60cm,宽度为40cm。
可选地,所述接种框包括多个木方。
可选地,各所述接种框的材料为原生态沙木料。
可选地,所述连接网为尼龙网,所述尼龙网的规格为70~90目尼龙网。
可选地,所述尼龙网为80目尼龙网。
可选地,所述接种盘的叠设层数为50~60层。
可选地,所述器皿为圆形器皿,所述圆形器皿的尺寸为直径15cm,高1.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接种盘呈层叠放置,以节省空间,有利于接种盘的放置和拿取,且在所述接种盘放置面中部设置有种蜂培养皿,有利于松毛虫赤眼蜂的繁殖,可提高出蜂率,操作更为简单,有利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接蜂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接种盘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昆虫行为研究的实验风洞
- 下一篇:一种赤眼蜂放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