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0064.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钢;赵美珍;周莉莎;李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盟维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电极 观测窗口 第一电极 原位电化学 开口部 芯片 本实用新型 观测 基底 低应力氮化硅薄膜 氮化硅薄膜 基底上表面 通孔阵列 镂空 纳米级 上表面 微米级 微通孔 下表面 贯穿 覆盖 薄膜 制作 应用 改进 | ||
1.一种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包括基底以及设置于基底上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开口部,至少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部设于所述开口部内,且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无直接接触,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设置于第一电极开口部内的第二电极具有一个以上贯穿所述第二电极的观测窗口,所述观测窗口还向下连续贯穿所述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观测窗口上覆盖有具有微通孔的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材质包括低应力氮化硅、氮化硼、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1n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复数个观测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具有由复数个微通孔排列形成的微通孔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孔的形状包括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孔的孔径为1nm-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形成在所述基底上表面的上的第一薄膜层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具有微通孔的薄膜由位于观测窗口区域的第一薄膜层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基底下表面的第二薄膜层,所述观测窗口贯穿所述第二薄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层的材质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P型、N型或本征硅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内,第二电极的侧边缘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部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第二电极的前端缘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部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的侧边缘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0 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的前端缘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部之间的距离为1μm-100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窗口垂直贯穿所述第二电极,且所述观测窗口具有梯形截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电化学反应观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整体分布于所述开口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盟维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盟维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00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新型气体检测仪
- 下一篇:全固态pH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