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面板及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3060.0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常洪;王进;陶文昌;李宗祥;廖加敏;周敏;刘耀;吴洪江;刘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G02F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贾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薄膜 折射率调节层 第一电极 显示面板 光调制结构 第二电极 显示系统 背离 电场作用 显示装置 液晶分子 入射角 亚像素 折射率 画质 覆盖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及显示系统,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分子,导致画质降低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亚像素内的第一电极,以及覆盖第一电极的光调制结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光调制结构背离第一电极一侧的第二电极。光调制结构包括调光薄膜和折射率调节层。折射率调节层位于调光薄膜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且与调光薄膜相接触。折射率调节层用于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其折射率发生变化。调光薄膜与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曲面。调光薄膜用于调节光线在调光薄膜与折射率调节层接触面的入射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领域,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可以实现显示对显示画面的灰阶进行控制。以全息显示为例,现有的全息显示装置中,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全息干涉图像进行加载。然而液晶光调制器中的液晶分子容易出现极化,从而影响画质,降低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及显示系统,用于解决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分子,导致画质降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亚像素内的第一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光调制结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光调制结构背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光调制结构包括调光薄膜和折射率调节层;所述折射率调节层位于所述调光薄膜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且与所述调光薄膜相接触;所述折射率调节层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其折射率发生变化;所述调光薄膜与所述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曲面;所述调光薄膜用于调节光线在所述调光薄膜与所述折射率调节层接触面的入射角。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具有光调制结构,该光调制结构包括相接触的调光薄膜和折射率调节层。折射率调节层的折射率可以跟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电场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来,通过改变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场,可以达到调节光线在调光薄膜与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的全反射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由于调光薄膜与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曲面,该调光薄膜可以对入射至调光薄膜和折射率调节层接触面的光线的入射角进行调节。基于此,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光调制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对入射至光调制结构的光线中,穿过该光调制结构或被光调制结构反射的光线的量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得显示面板显示不同灰阶的图像。在此情况下,具有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需要显示全息图像时,上述显示面板可以用于加载具有不同灰度的全息干涉条纹。在此情况下,无需通过具有液晶分子的液晶光调制器对全息干涉条纹进行加载,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液晶分子的极化导致,显示画质降低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薄膜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分布于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折射率调节层一侧表面上;所述凸起与所述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为曲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起呈矩阵形式排列,且任意两个所述凸起的外形尺寸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起与所述折射率调节层相接触的表面为半球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构成所述折射率调节层的材料包括电光晶体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横纵交叉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栅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界定出多个所述亚像素;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亚像素内的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每个亚像素内的供电电极,所述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极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供电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3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