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3660.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顾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小明星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314205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仓镇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按钮 操作杆 操作件 本实用新型 电动车 第二位置 第一开关 第一位置 换挡装置 前后移动 可触及 前后方向 位置切换 相对设置 转动连接 移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换挡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操作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按钮与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按钮相对设置,所述操作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外壳上,操作件的下部具有操作杆,操作杆处于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的位置之间,操作杆可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第一控制按钮处于操作杆前后移动方向的左侧,第二控制按钮处于操作杆前后移动方向的右侧,操作杆可触及第一控制按钮,使第一控制按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操作杆可触及第二控制按钮,使第二控制按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处于两个开关的位置之间,利用操作杆的移动,对各开关进行位置切换,巧妙、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儿童用电动车,其电动车换挡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对于开关的控制不可靠,且易损坏,安装维修较繁琐,不方便。有的现有技术中开关的控制按钮朝上设置,若水从外壳渗透,会直接落在控制按钮上,因重力作用,水会从控制按钮与开关的接缝中直接进入开关内部,对电路产生影响,对电动车的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换挡装置,结构简单巧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车换挡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操作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按钮与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按钮相对设置,所述操作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外壳上,操作件的下部具有操作杆,操作杆处于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的位置之间,操作杆可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第一控制按钮处于操作杆前后移动方向的左侧,第二控制按钮处于操作杆前后移动方向的右侧,操作杆可触及第一控制按钮,使第一控制按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操作杆可触及第二控制按钮,使第二控制按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操作杆处于两个开关的控制按钮的位置之间,利用操作杆的移动,对各开关的各控制按钮进行位置切换,高效快捷,简单可靠,使用寿命延长。此外,各控制按钮面对面呈相对设置,而不是朝上设置,有利于防止水直接落入到控制按钮内,对整个开关起到防护作用。
操作杆在移动过程中,会作用于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按钮或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按钮上。
若第一开关处于左侧靠后位置,第二开关处于右侧靠前位置,则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按钮为高速与低速的切换开关,第一控制按钮的第一位置为高速挡位置,第一控制按钮的第二位置为低速挡位置,第二控制按钮的第一位置为前进挡位置,第二控制按钮的第二位置为后退挡位置,在操作杆对第一控制按钮进行切换的过程中,第二控制按钮处于第一位置,在操作杆对第二控制按钮进行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控制按钮处于第二位置,可保证电动车以低速挡进行后退,提高安全性能。
若第一开关处于左侧靠前位置,第二开关处于右侧靠后位置,则第二控制按钮为高速与低速的切换开关,第二控制按钮用于切换高速与低速,当第二控制按钮处于第一位置时,为高速挡位置,第二控制按钮处于第二位置时,为低速挡位置;第一控制按钮用于切换前进与倒退,当第一控制按钮处于第一位置时,为前进挡位置,当第一控制按钮处于第二位置时,为后退挡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件的上部两侧,具有用于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连接柱。操作件上的连接柱,有利于操作件转动安装,即操作件可相对于连接柱的中心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杆具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凸出的第一加强板,各第一加强板之间通过第二加强板连接。第一加强板有利于加强操作杆的强度,且第一加强板可用于接触各控制按钮,可减少操作杆的磨损,使各控制按钮能长久地被可靠触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小明星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小明星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3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换挡拉索摇臂配重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拉杆式电子换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