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挤流延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5509.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林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27/18;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挤流延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挤流延薄膜,包括环保层、热封层、支撑层、芯层、电晕层和绝缘层,芯层设置在薄膜结构整体的中间位置,芯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层和电晕层,所述支撑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热封层和环保层,所述电晕层的下方一次设置有绝缘层和环保层,芯层上下的两组所述环保层结构相同。该共挤流延薄膜,通过在薄膜整体的最外侧设置有原生竹纤维材质的环保层,环保层设置有上下两层,从而无论在使用薄膜的任一侧时,均能够由原生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和防臭的功能,能够对薄膜包合物进行更好的防护,避免再次污染,提高了薄膜使用的安全卫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挤流延薄膜。
背景技术
流延薄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流延涂布法,属于挤出熔融流延膜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涂布头空腔的压力注入粘合剂,涂布头的顶端是一个可调大小的细缝,涂布时随着底纸的运行,粘合剂均匀的由涂布头的细缝中流出并涂布在底纸表面。单层流延和多层共挤流延两种方式。单层薄膜主要要求材料低温热封性能和柔韧性好。多层共挤流延膜一般可分为热封层、支撑层、电晕层三层,在材料的选择上较单层膜宽,可单独选择满足各个层面要求的物料,赋予薄膜以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现有流延薄膜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大多是直接使用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的密封的超低温性能好的薄膜,但是其在包装产品时,对产品的安全卫生防护性能差,不能满足一些产品的包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挤流延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挤流延薄膜,包括环保层、热封层、支撑层、芯层、电晕层和绝缘层,芯层设置在薄膜结构整体的中间位置,芯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层和电晕层,所述支撑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热封层和环保层,所述电晕层的下方一次设置有绝缘层和环保层,芯层上下的两组所述环保层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环保层设置为用于抗菌、抑菌的原生竹纤维层,两组环保层的厚度相同,且均为20-50微米。
优选的,所述热封层聚乙烯薄膜层,且厚度在10-20微米。
优选的,所述电晕层均为二元共聚丙烯树脂薄膜层,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树脂薄膜层,且电晕层和芯层的厚度均在18-25微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为改性聚酰胺薄膜层,其厚度在10-15微米之间,所述绝缘层其厚度在20-40微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共挤流延薄膜,通过在薄膜整体的最外侧设置有原生竹纤维材质的环保层,环保层设置有上下两层,从而无论在使用薄膜的任一侧时,均能够由原生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和防臭的功能,能够对薄膜包合物进行更好的防护,避免再次污染,提高了薄膜使用的安全卫生效果,且由原生竹纤维具有透气性,而聚丙烯和聚乙烯具有防潮防水性,从而能够保证薄膜的防潮防水,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保层、2热封层、3支撑层、4芯层、5电晕层、6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林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林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5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