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7439.9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闫振忠;仇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F1/44;B26D7/26;H01M4/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地址: | 317599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机构 定位大板 龙门机架 模切装置 底模 电池极片 驱动组件 刀模座 切装置 本模 极片 电池制造技术 宽度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 感应单元 精度要求 提升模 纠偏 刀模 对极 兼容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适应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模切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基座上的底模,本纠偏机构包括基座上设置的龙门机架,龙门机架上设有定位大板且定位大板位于底模的正上方,龙门机架上设有带动定位大板沿底模宽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一;定位大板上并排设有若干个刀模座板,每个刀模座板均具有刀模;纠偏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纠偏感应单元和多个驱动组件二。本模切装置中纠偏机构的分离可降低对极片涂布来料精度要求,适应不同涂宽的极片;通过在控制单元实现分离和合并,可兼容市面上的现有功能,提升模切后极片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的模切装置,特别是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池极片的加工是锂电池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极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混料、涂布、辊压、分切、极耳焊接等工序。涂布工序是将是在极片的基础箔材上涂覆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增稠剂等组成的浆料,之后通过辊压工序将上述物质压实在基础箔材上;生产好的电池极片带通过分切形成所需尺寸,并切割出极耳。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通常采用模切板进行冲切,其具有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优点,由于电池极片的尺寸或者来料位置会有偏差,通常在模切装置中回设置纠偏机构。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945114A,公开日:2017-07-14)公开了一种多极耳高速模切机,自动对电池极片进行模切加工,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提供原料的自动上料机构、将原料进行定位打孔标记的定位打孔机构、对原料进行模切的模切机构、对模切后的原料进行分切形成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的自动分切机构和对分切后的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进行分别收卷的双收卷机构,及用于控制多极耳高速模切机运动状态的控制机构;定位打孔机构包括打孔组件及定位纠偏组;打孔组件包括打孔件、供打孔件定向移动的轨道组及为打孔件提供动力以使得打孔件沿轨道组定向移动的动力件;定位纠偏组为于打孔件一侧边。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多极耳高速模切机能够实现一出多的方式生产电池极片,但是其采用模切机采用的纠偏机构是极片纠偏和刀模板整体移动,纠偏定位只是单点定位,对于一出多的模切方式,一旦电池极片涂宽、A/B面的对齐度超出标准或者电池极片波动超出标准,就会出现模切后纠偏侧的极片尺寸在工艺范围内,而非纠偏侧模切后的极片尺寸出现极耳带料等问题,造成极片报废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针对电池极片一出多的模切方式保证所有极片位置精准可靠同时提高极片模切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中的纠偏机构,模切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所述基座上的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所述基座上设置的龙门机架,所述龙门机架上设有定位大板且所述定位大板位于所述底模的正上方,所述龙门机架上设有带动所述定位大板沿底模宽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一;所述定位大板上并排设有若干个刀模座板,每个所述刀模座板均具有刀模;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纠偏感应单元和多个驱动组件二,所述纠偏感应单元和驱动组件二均与所述刀模座板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驱动组件二能够带动对应的刀模座板沿底模宽度方向移动。
其原理如下:本纠偏机构集成整体式和分离式纠偏定位系统,当模切方式为一出一时,采用整体式纠偏定位系统;当涂布方式为一出二、一出三以及更多涂布方式时,采用分离式纠偏定位系统;使用时,采用纠偏感应单元自动定位极片箔材的边缘,驱动组件一和驱动组件二提供动力,针对不同的模切方式,驱动定位大板或单个刀模座板移动,精确移动实现极片的精确定位;模切装置中纠偏机构的分离可降低对极片涂布来料精度要求;可适应不同涂宽的极片;通过在控制单元实现分离和合并,可兼容市面上的现有功能,提升模切后极片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7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