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调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7886.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良;吴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调速器 固定轴承 移动轴承 第二轴 第一轴 轴承 内转子 外转子 本实用新型 轴向可移动 电磁噪音 使用寿命 受力平衡 同轴设置 轴向固定 轴向间隙 轴向位置 轴向振动 可接受 可控制 移动 受力 轴向 发热 收缩 保证 运转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永磁调速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还包括与第一轴相连的外转子和与第二轴相连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位于所述外转子内;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意一个或每个轴上直接或间接设有轴向固定的固定轴承和轴向可移动的移动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调速器,同一个轴上设有固定轴承和移动轴承,设置固定轴承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轴的轴向位置,解决轴向间隙不确定的问题,消除轴向振动和电磁噪音;设置移动轴承允许轴向有一定范围的移动,可解决温度变化和运转发热导致的轴收缩问题,移动受力平衡,使得轴承的受力可控制在轴承本身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调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功率旋转机械调速和传动方面,永磁调速器(即普通的永磁涡流调速器)和电永磁调速器(即绕线式永磁调速器)产品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好评,其功率范围覆盖200KW到5000KW,所具备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各种文献和资料及用户推广上均有评价。特别是在环保节能方面表现突出。
作为常规设计,当同轴差速传输时,在输入输出轴上,会分别设置二个轴承,而现有的设计一般将二个轴承均设计为固定或均设计为可移动的,当二个轴承均设为固定时,由于使用环境温度和运行发热,转动轴在轴承间的部分,会有较大的伸缩,由于其间距较大,所产生的伸缩量,远超轴承游隙,从而导致轴承在运行中受力状态极其恶劣,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当二个轴承均设为可移动时,由于电磁作用力的影响和运行中的受力状态变化,内外转子由于其间隙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大的振动和电磁噪音,进而影响设备的运行寿命和产生环境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永磁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永磁调速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还包括与第一轴相连的外转子和与第二轴相连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位于所述外转子内;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任意一个或每个轴上直接或间接设有轴向固定的固定轴承和轴向可移动的移动轴承。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每个轴上均设有固定轴承和移动轴承,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固定轴承和移动轴承交叉排列。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第二轴连接,所述移动轴承的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座与外转子连接,所述移动轴承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轴承内圈与第二轴过渡配合;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过渡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可相对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上的固定轴承为第一固定轴承,所述第二轴上的固定轴承为第二固定轴承,所述第一轴上的移动轴承为第一移动轴承,所述第二轴上的移动轴承为第二移动轴承;第一固定轴承、第二移动轴承、第一移动轴承和第二固定轴承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向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一固定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一固定轴承的轴承外圈用于固定在永磁调速器的机座或外设装置上;第二固定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二固定轴承的轴承外圈用于固定在永磁调速器的机座或外设装置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上的固定轴承为第一固定轴承,所述第二轴上的固定轴承为第二固定轴承,所述第一轴上的移动轴承为第一移动轴承,所述第二轴上的移动轴承为第二移动轴承;第一固定轴承、第二移动轴承、第二固定轴承和第一移动轴承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向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一固定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一固定轴承的轴承外圈用于固定在永磁调速器的机座或外设装置上;第二固定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二固定轴承的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外转子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承为两个以上轴承组合形成的轴承组,两个以上轴承之间直接贴合或设置轴承挡圈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7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励磁永磁调速器
- 下一篇:磁力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