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8264.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龙;周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晖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14 | 分类号: | H01H33/14;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壳断路器 灭弧单元 灭弧结构 安装槽 气流槽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基座 并列设置 电气元件 基座内部 技术要点 静触头 内固定 热能量 排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属于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断路器基座和并列设置于基座内部的多个灭弧单元,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基座对应灭弧单元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灭弧单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有静触头,所述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贯穿基座的气流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通过在基座上开设有气流槽,部分热能量会随着气流从气流槽排出而减少对基座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电弧属于气体放电的一种形式,开关电器触头本身及触头周围的介质中含有大量可被游离的电子,当开关闭合或者断开的瞬间,触头与触头之间存在足够大的外施电压,而且电路电流也达到最小生弧电流时,就会形成电弧,电弧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尤其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如果不能及时断电会造成电器损坏甚至酿成火灾,危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因此断路器中都必须具备灭弧系统。
灭弧系统的结构关系到断路器的灭弧能力。而灭弧能力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并且还关系到电弧和高压高温气体对于断路器内部结构的破坏,而此破坏又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灭弧系统多采用在断路器壳体基座上设置栅片式灭弧室,通过灭弧室内的灭弧栅片将电弧分割成许多串联短弧,使得电弧上的额电压降增大,从而使得电弧不能维持燃烧而迅速熄灭。但是在灭弧室灭弧过程中,电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灭弧室内的热能达到一定能量会对断路器的基座造成破坏,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通过在基座上开设有气流槽,部分热能量会随着气流从气流槽排出,从而降低灭弧室内的温度,以减少热量对基座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包括断路器基座和并列设置于基座内部的多个灭弧单元,所述基座对应灭弧单元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灭弧单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有静触头,所述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贯穿基座的气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断路器的结构设置灭弧结构,勇敢在基座内部设置灭弧单元对断路器断开或接通瞬间产生的电弧进行熄灭;设置安装槽静触头安装在安装槽内,使得灭弧单元能够更稳定快速的安装在断路器基座内,设置气流槽使得部分气体能够从气流槽内排出,排出的气体将部分热量带出,使得灭弧室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减少电弧产生的热量对基座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流槽与静触头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静触头的接触端与其接线端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导电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静触头安装在安装槽底部,通过设置导电板并利用导电板的倾斜角度使得静触头与气流槽之间留有空隙,从而使得气体能够从两者之间的间隙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弧单元包括插设于安装槽内的栅片式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隔弧板和安装在两块隔弧板之间的若干灭弧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灭弧室,利用多块灭弧栅片对电弧进行分割,使得电弧上的电压降成倍增大,使得电弧不能维持燃烧而迅速被熄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弧单元还包括卡设在灭弧室朝向动触头一侧的灭弧罩,所述灭弧罩采用产气材料制成;所述灭弧罩包括与隔弧板平行的竖板和设置于灭弧栅片上方的横板,所述竖板竖直设有可供动触头滑动的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晖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晖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8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开关操作主轴
- 下一篇:交流高压SF6断路器及其永磁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