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8789.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好鹏;周崇旺;赵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卷芯 粘连片 胶带 连接点 锂离子电池 自由 本实用新型 粘连 膨胀 电池领域 应力积聚 最外层 撕裂 粘贴 剥离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卷芯和粘贴在所述电池卷芯最外层的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粘连片、第一自由片和连接所述第一粘连片与第一自由端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粘连片、第二自由片和连接所述第二粘连片与所述第二自由片的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粘连片和所述第二粘连片分别与所述电池卷芯外表面粘连,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在初始状态下重合并在所述电池卷芯膨胀下分离,所述第一自由片和所述第二自由片在初始状态下粘连并在所述电池卷芯膨胀下部分剥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通过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的设置减少因内应力积聚使电池卷芯产生撕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卷芯10是通过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层层卷绕加工而成,卷绕过程中为保证电池卷芯10的对齐度,需要对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施加一定的卷绕张力,并于卷绕收尾后,在电池卷芯10外圈贴一层终止胶带20,起到固定电池卷芯10,防止其松散变形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后,负极材料由于锂离子的嵌入,体积发生膨胀,负极片厚度增加。现有的终止胶带收尾方法,终止胶带20对电池卷芯10的束缚作用使得负极体积膨胀产生的内应力无法释放,这种内应力使电池卷芯10同时承受到径向作用力(F0)和周向作用力(FI、F2),从而使电池卷芯10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在反复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卷芯10长期受到应力作用,易导致断裂,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旨在降低电池卷芯受到内应力作用而撕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卷芯以及粘贴在所述卷芯最外层的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电池卷芯包括制造完成的初始状态和使用中的膨胀状态,所述第一胶带或第二胶带覆盖在所述电池卷芯的终止端,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粘连片、第一自由片和连接所述第一粘连片与第一自由端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粘连片、第二自由片和连接所述第二粘连片与所述第二自由片的第二连接点;
在所述电池卷芯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粘连片和所述第二粘连片分别与所述电池卷芯外表面粘连,所述第一自由片和所述第二自由片粘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重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重合接触点为重合点;
在所述电池卷芯处于膨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离开所述重合点,所述第一自由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重合点之间的第一剥离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剥离段的第一粘接段,所述第二自由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和所述重合点之间的第二剥离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剥离段的第二粘接段,所述第一粘接段和所述第二粘接段粘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卷芯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自由片和所述第二自由片在所述第一连接点或第二连接点处弯折,并叠放在所述第一粘连片或第二粘连片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为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连片和所述第二粘连片的长度均在所述电池卷芯外周长的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连片和所述第二粘连片的长度均在所述电池卷芯外周长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由片和所述第二自由片长度均大于所述电池卷芯外周长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由片和所述第二自由片长度均大于所述电池卷芯外周长的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卷芯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8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电性强的蓄电池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