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化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9251.8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华达诚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27/36;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7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化玻璃片 复合粘结剂层 聚酯薄膜 连接座 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 粘连 粘贴 四边 碎裂 玻璃碎片 整体玻璃 中间夹层 荷载 承重 飞溅 建筑物 玻璃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片,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片的底部粘贴有第一聚酯薄膜,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片顶部的四边处均涂有第一复合粘结剂层,且第一钢化玻璃片的顶部通过第一复合粘结剂层粘连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涂有第二复合粘结剂层,且连接座的顶部通过第二复合粘结剂层粘连有第二钢化玻璃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钢化玻璃片的底部与第二钢化玻璃片的顶部均粘贴聚酯薄膜,无需在中间夹层增加PVB中间膜,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玻璃因为各种原因碎裂时,聚酯薄膜可粘住玻璃碎片防止飞溅,可降低整体玻璃的重量厚度,从而降低建筑物承重和荷载,且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化玻璃。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得以提高,其强度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已钢化处理好的钢化玻璃,不能再作任何切割、磨削等加工或受破损,否则就会因破坏均匀压应力平衡而“粉身碎骨”。
现有的钢化玻璃存在自爆的可能性,而为了防止自爆带来的危害,通常是在两组钢化玻璃间夹上PVB中间膜,玻璃碎裂时,钢化玻璃碎屑粘连在PVB膜上,使钢化玻璃任能保持在门框架内,但如此会增加玻璃的重量厚度,从而增加建筑物承重和荷载,且不便于加工,现有的钢化玻璃隔音效果也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钢化玻璃会增加玻璃的重量厚度,从而增加建筑物承重和荷载,且不便于加工,现有的钢化玻璃隔音效果也并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钢化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片,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片的底部粘贴有第一聚酯薄膜,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片顶部的四边处均涂有第一复合粘结剂层,且第一钢化玻璃片的顶部通过第一复合粘结剂层粘连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涂有第二复合粘结剂层,且连接座的顶部通过第二复合粘结剂层粘连有第二钢化玻璃片,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片与第一钢化玻璃片之间存在有空腔,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片的顶部粘贴有第二聚酯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片与第二钢化玻璃片的结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呈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粘结剂层与第二复合粘结剂层分别均匀涂抹在第一钢化玻璃片与连接座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外侧四边与第一钢化玻璃片的四边相互对应。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钢化玻璃片的底部与第二钢化玻璃片的顶部均粘贴聚酯薄膜,无需在中间夹层增加PVB中间膜,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玻璃因为各种原因碎裂时,聚酯薄膜可粘住玻璃碎片防止飞溅,可降低整体玻璃的重量厚度,从而降低建筑物承重和荷载,且便于加工,通过在第一钢化玻璃片与第二钢化玻璃片之间通过复合粘结剂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设置有凹槽,连接座呈中空结构,因此,第一钢化玻璃片与第二钢化玻璃片之间存在空腔,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钢化玻璃片、空腔与第二钢化玻璃片三层介质,声波得到大程度衰减,从而提高钢化玻璃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华达诚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华达诚钢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9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