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3346.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航华;金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承载板 钢绞线 承载板 连接杆 可回收锚索 承载体 固定螺母 承载 辅助板 本实用新型 活动螺母 均匀设置 连接间隙 螺栓连接 中间设置 螺纹钢 主承载 三层 受力 缠绕 分担 摩擦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包括承载体、主承载板、钢绞线,所述承载体一侧设置有所述主承载板,所述主承载板和所述承载体螺栓连接,所述主承载板四角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上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4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上面安装有活动螺母,所述主承载体中间设置有所述钢绞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通过设置三层承载板分担钢绞线的拉力,改善了主承载板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利用辅助承载板将钢绞线分离,避免了钢绞线缠绕摩擦造成损伤,并且利用螺纹钢连接杆保证了主承载板、第一辅助承载板和第二辅助承载板之间的连接间隙和固定牢靠,增加了整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回收锚索领域,特别是涉及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预应力锚索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锚索在基坑支护功能完成以后无法回收,钢绞线将永远埋藏于地下无法取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及地下环境的污染,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出现了可回收锚索,锚具内钢绞线均可快速拆卸,拔出。但在现有技术中,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时只有单个承载板,承载板上受力巨大,容易造成钢绞线脱离,同时容易造成钢绞线相互干涉摩擦,损伤钢绞线,降低了整体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可回收锚索多端承载辅助板,包括承载体、主承载板、钢绞线,所述承载体一侧设置有所述主承载板,所述主承载板和所述承载体螺栓连接,所述主承载板四角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上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4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上面安装有活动螺母,所述主承载体中间设置有所述钢绞线,所述主承载板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承载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四角均匀分布有4个螺杆通孔,所述螺杆通孔外侧设置有绞线通孔,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一侧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承载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辅助承载板都采用Q235钢板。
保证了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辅助承载板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都采用20mm螺纹钢,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活动螺母螺纹连接。
20mm螺纹钢保证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强度,螺纹连接便于通过拆装所述活动螺母拆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分别与所述主承载板和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焊接在一起。
焊接使所述固定螺母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钢绞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辅助承载板。
保证了所述钢绞线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绞线和所述绞线通孔过渡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螺杆通孔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便于拆装固定所述钢绞线,过盈配合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辅助承载板的形状都呈圆盘形。
圆盘形保证了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辅助承载板的平衡平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三层承载板分担钢绞线的拉力,改善了主承载板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3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越溶腔区的拉锚-止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地基锚固装置及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