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4371.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如;吴海源;李文钊;黄广志;董骧;徐志华;许书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脱结构 装置本体 长孔 底面 顶面 螺钉 螺钉孔 限位部 限位部位 压合部 脊柱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贯穿装置 解锁状态 可移动地 轴向限位 可转动 螺钉锁 卡设 压合 脊椎 松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螺钉以及防脱结构;装置本体具有螺钉孔和长孔,螺钉孔贯穿装置本体的顶面和底面,长孔具有顶面和底面,长孔的顶面和底面位于装置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螺钉设置于螺钉孔内,能够将装置本体固定于脊椎上;防脱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装置本体上,防脱结构具有压合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可移动地卡设于长孔的顶面和底面之间,限位部位于第一位置,压合部能够压合于螺钉上,以使螺钉锁紧于螺钉孔内,限位部位于第二位置,螺钉处于解锁状态,限位部卡位于长孔内,可以对防脱结构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可以防止防脱结构发生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螺钉退出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治疗颈椎创伤、退行性病变、肿瘤和脊柱不稳等疾病,颈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公认方法。颈椎前路手术方便操作,利于术后恢复。
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需要用骨板与螺钉配合连接上下椎体以使其固定。由于颈椎经常活动从而导致植入后螺钉容易发生松动退出,退出后容易对周围软组织比如食管等造成伤害,使植入失败。现有技术通常引入第三个构件通过覆盖或挤压螺钉头的方式使螺钉能够不发生松动或者即使发生松动,但不能退出。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第三个构件也会有发生松动的风险。进而导致螺钉退出,使植入失败。
综上,本领域亟需提供一种既能防止螺钉退出,又能防止第三构件松动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螺钉以及防脱结构,装置本体具有螺钉孔和长孔,所述螺钉孔贯穿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长孔具有顶面和底面,所述长孔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螺钉设置于所述螺钉孔内,能够将装置本体固定于脊椎上;防脱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防脱结构具有压合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长孔的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一位置,所述压合部能够压合于所述螺钉上,以使所述螺钉锁紧于所述螺钉孔内,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二位置,所述螺钉处于解锁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部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具有第一高度,所述长孔的中央部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具有第二高度,所述长孔的两端部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具有第三高度,其中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合部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形,所述防脱结构的旋转轴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上,所述压合部沿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压合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合部能够抵压于所述螺钉的头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部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压合部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本体的靠近所述长孔位置具有缺口,便于所述防脱结构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具有与所述防脱结构匹配的防脱孔,所述防脱孔为阶梯孔,所述防脱结构的限位部所在第一台阶结构的底面轴向限位于所述防脱孔的台阶面上,所述防脱结构的顶面不突出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脱孔的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压合部所在第二台阶结构的底面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征医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4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前路螺钉防退结构和颈前路板
- 下一篇:一种手术用弹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