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4526.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梁;豆宏斌;郝广法;丁博峰;李蕾;皇攀凌;公维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5/053 | 分类号: | B05B5/053 |
代理公司: | 37240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撞击式 撞击体 带电雾化 导电电极 水柱 进水 雾滴 本实用新型 生产成本低 沉积效率 二次雾化 加工装配 喷头结构 生态环境 输送液体 同种电荷 雾滴粒径 雾化喷头 雾化效果 电荷 静电 撞击力 雾化 挤压 排斥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它实现了撞击式雾化喷头带静电的问题,具有雾滴粒径小、沉积效率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进水部分,进水部分与喷头部分相连,喷头部分挤压出的水柱会打在与喷头部分相连的撞击体部分上,撞击体部分上装有高压导电电极,药液水柱遇到撞击体时会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瞬间雾化,同时撞击的瞬间也会接触高压导电电极,这样撞击形成的雾滴会带上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雾滴实现二次雾化。本喷头结构合理,加工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应范围广,雾化效果稳定,相对不易堵塞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机械领域,特别是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撞击式雾化喷头在农作物生长及病虫害的防治的措施中应用较为普遍,相比气力式、液力式以及离心式雾化喷头,撞击式雾化喷头结构更为简单,制造成本更为低廉;但是,药液雾化之后散布的农药仅有少部分附着在植物冠表面上,而绝大部分药液或药粉都散落或流淌到地面上。虽然喷洒的药液量大,但是能够发挥药效的却很少,持续的低药效不仅没有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反而还导致病虫害增强了抗药性,防治的难度加大,造成植保作业的恶性循环。因此,本实用新型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对降低成本(人力、农药、能源、时间)、提高防治效果、减少药物流失(流失于地面)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利用撞击式使液体破碎雾化,在与高压导电电极接触瞬间使雾滴带电,与此同时,根据雾化液滴直径大小需求可选择不同孔径的撞击体(高压导电电极),可使带电雾滴沉积效率提高、雾滴漂移散失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的具体方案如下,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进水部分,液体从喷头部分喷出;撞击体,设在喷头外部,撞击体部分与喷头部分通过撞击体底座支架相连;撞击体里装有高压导电电极,高压导电电极与喷头部分挤压出的液柱接触瞬间可使液滴带电以实现二次雾化。
整个喷头,进水部分将液体输送至喷头部分并由喷口喷出,喷出的液体为水柱状态,水柱打在撞击体上,液体在撞击力下实现雾化;撞击体带有高压导电电极,高压导电电极与高压电源相连,因此使撞击雾化的液滴在撞击瞬间带电,进而使雾滴在同种电荷下相互排斥,从而实现二次雾化。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部分与喷头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在接触面上装配有四氟塑料密封垫片,四氟垫片在液体浸泡的环境下体积变大,从而密封性能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部分的喷口部分呈漏斗形,漏斗形与直管过渡段做倒圆角处理,主要是为了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减少能量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撞击体部分的撞击体底座支架与喷头部分是加工于一体的,撞击体底座支架也是绝缘的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撞击体部分的撞击体底座与撞击体底座支架是加工于一体的,撞击体底座上攻有螺纹为方便安装高压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导电电极是红铜材料,具有很强的导电性能,高压导电电极与高压电源相连;高压导电电极内孔开有内六角孔,方便更换;内六角底部为平面或曲面。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接触带电装置,采用所述的撞击式接触带电雾化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4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离心喷头
- 下一篇:一种防盗门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