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7508.X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军;王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学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端盖 壳体 腕戴 心率 模组 佩戴 皮肤 本实用新型 测量心率 皮肤接触 腕部皮肤 有效测量 安装孔 弹性的 端盖轴 复位力 可压缩 推动端 中空的 表带 负重 测量 体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安装孔上设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端盖,壳体内设有用于测量心率的心率模组,心率模组设于端盖轴向上的一侧,端盖上固定设有中空的软管,软管具有弹性,软管的复位力使端盖具有向壳体外运动的趋势。该腕戴设备中,通过具有弹性的软管的设置,使端盖相对于壳体具有一定的可压缩行程,在佩戴该腕戴设备时,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勒紧表带,软管会向壳体外侧推动端盖,使端盖能够紧密接皮肤,实现与腕部皮肤保持0间距,从而保证心率模组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保证对心率的有效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由于软管为空心的结构,能够减轻腕戴设备的整体重量,减轻佩戴者的负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腕戴设备中,通常设有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的心率模组,以便使用者方便地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率模组需要与皮肤保持在一定的距离内才能检测到心率。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心率模组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使心率模组有效检测心率,需要使用者在佩戴时将表带绑紧,以使心率模组一侧的端盖与手腕皮肤相贴紧,进而保证心率模组与手腕皮肤的间距。而表带长时间过紧地佩戴,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须绑紧表带也能有效测量心率的腕戴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戴设备,无须绑紧表带也能有效测量心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戴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安装孔上设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端盖,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测量心率的心率模组,所述心率模组设于所述端盖轴向上的一侧,所述端盖上固定设有中空的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弹性,所述软管的复位力使所述端盖具有向所述壳体外运动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软管呈环状,所述软管对应设于所述端盖的边沿上,所述软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软管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软管与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所述密封圈为实心结构。
优选地,所述软管包括环状的连接部和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一端的环状的悬臂部,所述悬臂部连接于所述端盖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紧密贴合,所述悬臂部呈喇叭状且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大径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沿轴向设有第一台阶面和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侧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面向壳体内部;所述软管呈环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软管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相抵,且所述软管部分伸出于所述安装孔之外。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呈喇叭状且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为大径端,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壳体外表面之间的第二连接面呈喇叭状且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为大径端。
优选地,还包括补强片,所述补强片上凸出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伸入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挡圈、所述补强片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环状的插槽,所述软管呈环状且远离所述端盖的端部对应插接于所述插槽中。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所述软管采用双射注塑成型工艺一体成型,所述端盖采用硬胶材料制成,所述软管采用硬度小于所述硬胶材料的软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安装孔上设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端盖,壳体内设有用于测量心率的心率模组,心率模组设于端盖轴向上的一侧,端盖上固定设有中空的软管,软管具有弹性,软管的复位力使端盖具有向壳体外运动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7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