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及变速箱用换挡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8458.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禄;钟发平;于海生;张彤;白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D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元件 摩擦衬片 摩擦片 摩擦芯片 本实用新型 平齐 变速箱 对偶 工作可靠性 降低摩擦 平面结构 使用寿命 楔形结构 压力分布 逐渐增大 圆环形 内圈 粘贴 制作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包括摩擦芯片和两个摩擦衬片,摩擦芯片和摩擦衬片的横截面整体呈圆环形,摩擦衬片的厚度自外圈至内圈逐渐增大且摩擦衬片的一面为平齐的平面结构,两个摩擦衬片以平齐的一面粘贴至摩擦芯片的两面且摩擦衬片的外圈与摩擦芯片的外圈相平齐,摩擦片剖视整体为两端呈楔形结构。还提供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制作的变速箱用换挡元件。本实用新型的换挡元件用摩擦片,结构简单新颖,使用其制作的变速箱用换挡元件,在使用时可避免摩擦片变形严重,能够显著改善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的压力分布,降低摩擦片与对偶片的工作温度,提高换挡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及变速箱用换挡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自动变速箱中,多片湿式摩擦片换挡元件用于两个传动部件的结合与分离,实现动力传递的衔接中断。变速箱中,摩擦片与一个旋转元件连接,对偶片与另一个旋转元件连接,油压作用下,活塞做轴向运动,将摩擦片与对偶片紧密贴合,利用两个部件的滑摩阻力除两个运动部件的速度差,但由于实际中卡环与对偶片的结构位置关系导致摩擦片的外圈压力大于内圈压力,对偶片与摩擦片接触面压力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最大滑摩扭矩的产生,同时在滑摩时摩擦片外圈产生较多的热量,内圈产生热量较少,热量分配不均匀,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容易引发摩擦片或对偶片烧蚀,影响换挡元件的功能特性甚至造成失效故障,影响换挡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可延长换挡元件使用寿命的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制作的变速箱用换挡元件。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换挡元件用摩擦片,包括摩擦芯片和两个摩擦衬片,所述摩擦芯片和摩擦衬片的横截面整体呈圆环形,所述摩擦衬片的厚度自外圈至内圈逐渐增大且摩擦衬片的一面为平齐的平面结构,两个摩擦衬片以平齐的一面粘贴至摩擦芯片的两面且摩擦衬片的外圈与摩擦芯片的外圈相平齐,所述摩擦片剖视整体为两端呈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衬片最外圈与最内圈的累积厚度差不大于相对应换挡元件中对偶片与摩擦片之间的总分离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芯片的材质为钢片,所述摩擦衬片的材质为摩擦材料。
一种变速箱用换挡元件,包括外支架、内支架、若干个对偶片和活塞,所述若干个对偶片的外圈花键连接在外支架内,相邻两个对偶片之间设置有摩擦片且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摩擦片为如上所述的换挡元件用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内圈花键连接在内支架上,所述内支架空套在外支架内,所述活塞套装在外支架内且活塞的朝内端面与最外面的对偶片的朝外端面相正对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架的朝内端面上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的朝外端面与最里面的对偶片的朝内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元件用摩擦片,结构简单、新颖,使用其制作的变速箱用换挡元件,由于摩擦片的整体外圈厚度小于内圈厚度,在摩擦片与对偶片结合时,摩擦片内圈较大的厚度可补偿由于结构偏载和不均匀轴向变形造成的局部间隙,能够改善换挡元件中摩擦片与对偶片的滑摩特性,改善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的压力分布,使摩擦片与对偶片之间形成尽可能均匀的压力分布区域,使得滑摩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分散,降低摩擦片与对偶片的工作温度,避免摩擦片或对偶片发生烧蚀,提高换挡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换挡元件用摩擦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变速箱用换挡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8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挡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拨叉的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