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9002.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唐艺文;李闽;唐雁冰;魏铭江;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压 核磁共振仪 岩心 加压管线 中间容器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加压控制阀 瓶盖 实验装置 核磁共振 储液罐 进液阀 可视化 控制阀 实验瓶 柱塞泵 带压 数据采集平台 采集平台 连接数据 实时监测 吞吐采油 上腔室 下腔室 注水 岩石 微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由储液罐1、柱塞泵2、进液阀3、中间容器、渗吸实验瓶10、渗吸实验瓶盖9、加压管线7、加压控制阀8、卸压管线11、卸压控制阀13、压力表12、核磁共振仪14、数据采集平台15组成,所述储液罐1通过柱塞泵2、进液阀3连接中间容器下腔室4;所述渗吸实验瓶盖9有加压管线7和卸压管线11,加压管线7通过加压控制阀8连接中间容器上腔室5,卸压管线11上设有压力表12和卸压控制阀13;所述渗吸实验瓶10内装有实验岩心16,并置于核磁共振仪14中,核磁共振仪14连接数据采集平台15。本实用新型原理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模拟注水吞吐采油过程岩石渗吸作用,实时监测微观渗吸规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用于油气开采领域注水吞吐采油工艺中岩石渗吸作用过程的模拟及观测。
背景技术
矿场试验证明,注水吞吐能够有效动用致密油藏基质中的原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致密油开发方式。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后,裂缝对致密油开发产生重要影响。裂缝渗流阻力较小使得注入水主要沿裂缝流动,裂缝附近基质中的原油主要依靠渗吸作用驱动。渗吸作用成为致密油藏水力压裂焖井过程中压裂液渗吸替油和压裂改造后注水吞吐采油等致密油开采方式的重要机理。目前,渗吸采油实验多在常压条件下利用玻璃瓶采用体积法计量完成,岩石渗吸过程中微观渗吸规律无法实时监测,且对于以渗吸作用为主的致密油藏压裂液替油和注水吞吐过程无法有效模拟及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该装置原理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模拟注水吞吐采油过程岩石渗吸作用,且可实时监测微观渗吸规律,为采油工艺中岩石渗吸作用过程的模拟及观测提供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包括储液罐、柱塞泵、中间容器上腔室、中间容器下腔室、移动隔板、渗吸实验瓶、渗吸实验瓶盖、压力表、核磁共振仪、进液阀、加压控制阀、卸压控制阀、加压管线、卸压管线、数据采集平台。
所述柱塞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储液罐及中间容器下腔室相连,柱塞泵与中间容器下腔室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进液阀。中间容器上腔室与渗吸实验瓶盖通过加压管线相连,加压管线上安装加压控制阀。渗吸实验瓶盖上另设有卸压管线,卸压管线上安装压力表及卸压控制阀。渗吸实验瓶与渗吸实验瓶盖通过螺纹和垫片连接密封,渗吸实验瓶置于核磁共振仪中,核磁共振仪连接数据采集平台。
通过柱塞泵和加压管线向渗吸实验瓶中注入渗吸液并保持一定压力,使岩心在一定压力的条件下发生渗吸,通过卸压管线卸载渗吸实验瓶中压力并排出浮油,模拟岩石注水焖井吞吐过程,利用核磁共振仪及数据采集平台测试岩心注水吞吐过程的核磁共振T2谱,获得岩心的微观油水分布状态,进而获得岩心在不同注水吞吐过程中的微观渗吸规律。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岩心置于带有压力的渗吸瓶中在不同压力下进行渗吸实验,模拟注水吞吐采油过程。通过核磁共振可监测不同注水吞吐次数后岩石微观油水分布,获得微观渗吸规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柱塞泵;3-进液阀;4-中间容器下腔室;5-中间容器上腔室;6-移动隔板;7-加压管线;8-加压控制阀;9-渗吸实验瓶盖;10-渗吸实验瓶;11-卸压管线;12-压力表;13-卸压控制阀;14-核磁共振仪;15-数据采集平台;16-实验岩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