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O型圈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9213.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锋;陈伟龙;范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料机构 摄像头外壳 压合机构 压入 摄像头 上料 本实用新型 组装装置 安装板 全自动组装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跨设 应用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O型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以及压合机构;第一上料机构设置于安装板,用于对O型圈进行上料;第二上料机构设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侧,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上料;压合机构跨设于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O型圈分两次压入摄像头外壳内,其中第一次压入O型圈部分,第二次压入O型圈全部。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以及压合机构,通过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机构分别实现O型圈以及摄像头外壳的上料,再通过压合机构将O型圈分两次压入摄像头外壳内,实现摄像头的O型圈全自动组装,生产效率高,组装效果好,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O型圈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头中设置有O型圈,用于摄像头的防水。而摄像头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O型圈装配至摄像头外壳的凹槽内,但是,由于摄像头较小,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O型圈装配至摄像头外壳内,但上述的组装方式存在组装难度很大、组装过程费时、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应用于摄像头的O型圈组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O型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以及压合机构;第一上料机构设置于安装板,用于对O型圈进行上料;第二上料机构设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侧,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上料;压合机构跨设于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O型圈分两次压入摄像头外壳内,其中第一次压入O型圈部分,第二次压入O型圈全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上料轨道以及第一上料驱动元件;上料轨道设置于安装板上,其一端位于压合机构的下方;上料振动盘设置于上料轨道的一侧,其中上料振动盘的一端位于上料轨道的上方;第一上料驱动元件设置于上料轨道上;第一上料驱动元件驱动上料轨道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上料驱动元件采用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上料机构包括:升降单元以及托运单元;升降单元设置于安装板上,用于驱动装载摄像头外壳的上料治具进行升降;托运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与压合机构之间,用于将摄像头外壳运输至压合机构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升降架以及第二上料驱动元件;第一直线模组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升降架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第二上料驱动元件与第一直线模组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料驱动元件通过第一直线模组驱动升降架升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托运单元包括:第二直线模组、托运板以及第三上料驱动元件;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升降架的一侧,其一端位于压合机构的下方;托运板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上;第三上料驱动元件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模组的一端连接;第三上料驱动元件通过第二直线模组驱动托运板于升降架以及压合机构之间线性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上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三上料驱动元件均采用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支架、第三直线模组、压合运输板、第一压合驱动元件以及压合单元;压合支架跨设于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方;第三直线模组设置于压合支架上;压合运输板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上;第一压合驱动元件与第三直线模组的一端连接;压合单元设置于压合运输板上;第一压合驱动元件通过第三直线模组驱动压合运输板线性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压合单元包括:第四直线模组、压合升降板、第二压合驱动元件以及吸料头;第四直线模组设置于压合运输板上;压合升降板设置于第四直线模组上;第二压合驱动元件与第四直线模组的一端连接;吸料头设置于压合升降板上;第二压合驱动元件通过第四直线模组驱动压合升降板升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9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稳定压装钢球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导光柱组装及检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