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卷尺人工智能检定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404.4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锋;郑淞;罗春菊;孙族杰;李光;陈和娜;王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B3/10 | 分类号: | G0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古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尺 钢卷尺 校准装置 滑动夹 检定校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称重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人工智能 固定夹 刻度尺 前表面 收缩 重传感器 转动连接 校准 把手轮 检定 拉出 松开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钢卷尺领域的一种钢卷尺人工智能检定校准装置,包括校准装置,固定夹固定在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滑动夹转动连接在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且靠近所述固定夹的下方,把手轮固定在所述滑动夹的下端,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本实用新型将钢卷尺放置在固定夹和滑动夹之间,然后将钢尺拉出,并卡合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可以计算钢尺收缩的力度,松开钢尺,两个红外传感器可以计算钢尺收缩的速度,并进行比较,若两个红外传感器计算出的误差较小,则数值准确,校准针可以将钢尺上的刻度和刻度尺上的刻度进行比较,刻度尺上的刻度为精确刻度,可以对钢尺上的数值进行检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卷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卷尺人工智能检定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钢卷尺是一种使用极广的计量量具。钢卷尺按用途可分为三类:a)普通钢卷尺,用于测量物体长度;b)测深钢卷尺,用于测量液体深度;c)钢围尺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直径和周长。钢卷尺的主要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卷于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尺盒或框架内。普通钢卷尺和钢围尺的尺端装有拉环或尺钩,制动式卷尺附有控制尺带收卷的按钮装置。测深钢卷尺的尺端带有铜制的尺陀,它与尺带的连接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挂钩式的。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钢直尺检定校准人员在使用钢卷尺校准装置时,不能同时计算钢卷尺中钢尺的收卷速度和收缩力度,从而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校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卷尺人工智能检定校准装置,具有充分校准钢卷尺收缩力度和收缩速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卷尺人工智能检定校准装置,包括校准装置,固定夹固定在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滑动夹转动连接在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且靠近所述固定夹的下方,把手轮固定在所述滑动夹的下端,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校准装置远离所述固定夹的一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校准装置的上表面,两个红外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校准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且靠近所述固定夹和所述滑动夹相对靠近的位置,所述校准装置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有刻度尺,且靠近所述滑槽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和所述滑动夹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防护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螺纹柱转动连接在所述校准装置的后表面,吸盘垫固定在所述螺纹柱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滑动板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校准装置的下表面,校准针固定在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且靠近所述刻度尺的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和所述校准装置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钢卷尺放置在固定夹和滑动夹之间,然后将钢尺拉出,并卡合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可以计算钢尺收缩的力度,松开钢尺,两个红外传感器可以计算钢尺收缩的速度,并进行比较,若两个红外传感器计算出的误差较小,则数值准确;
2、本实用新型校准针可以将钢尺上的刻度和刻度尺上的刻度进行比较,刻度尺上的刻度为精确刻度,可以对钢尺上的数值进行检定,校准装置可以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外部,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吸盘垫放置在台面上,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校准装置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未经慈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