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2686.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2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涛;鲍敏;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盖 保温材料 蓄冷盒 上盖 本实用新型 内桶 封闭腔体 弯折翻边 蓄冷剂 蓄冷桶 周侧面 翻边 冷量 外桶 从上至下 冷藏效果 进口处 上表面 搭接 盒体 卡接 外泄 冷藏 下沉 生产成本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涉及蓄冷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盖、上盖、内桶、外桶和蓄冷桶;下盖的周侧面固定有一第一翻边;下盖的上表面卡接有一上盖;下盖与上盖之间形成一第一封闭腔体,第一封闭腔体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保温材料和袋装蓄冷剂;下盖安装在内桶的进口处,且内桶的顶部周侧面固定有一弯折翻边,弯折翻边与第一翻边相搭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盖和上盖的卡接来形成盒体,内桶与外桶的卡接来相对固定蓄冷桶和第二保温材料,并利用通过第一保温材料和第二保温材料来防止冷量外泄,利用冷量下沉的原理和第一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来实现物品的长时间冷藏;有效的降低了蓄冷盒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蓄冷盒的冷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冷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
背景技术
蓄冷盒因其便携式冷藏,因此在生活正被人们广泛应用;而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蓄冷盒在装配过程中,往往底部采用打螺钉方式,造成增加装配工序,增加零部件数量、装配时间长和成本高等缺点;且现有的蓄冷盒因冷量散失快,存在对食物或物品的冷藏保存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在现有蓄冷箱基础上,有待研究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来提高蓄冷盒的装配便利性和冷藏保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通过下盖和上盖的卡接来形成盒体,内桶与外桶的卡接来相对固定蓄冷桶和第二保温材料,并利用通过第一保温材料和第二保温材料来防止冷量外泄,利用冷量下沉的原理和第一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来实现物品的长时间冷藏,解决了现有蓄冷盒装配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物品不能长时间冷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包括下盖、上盖、内桶、外桶和蓄冷桶;
所述下盖的周侧面固定有一第一翻边;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卡接有一上盖;所述下盖与上盖之间形成一第一封闭腔体,所述第一封闭腔体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保温材料和袋装蓄冷剂;
所述下盖活动连接在内桶的进口处,且所述内桶的顶部周侧面固定有一弯折翻边,所述弯折翻边与第一翻边相搭接,所述弯折翻边的端面开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与外桶的侧边顶部相卡接;
所述内桶的底面外壁与外桶的底面内壁相卡接;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形成一第二封闭腔体;所述第二封闭腔体内放置有一蓄冷桶;
所述内桶位于蓄冷桶内;所述蓄冷桶与外桶内壁之间填充有第二保温材料;所述蓄冷桶的侧面内壁和底面内壁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第一蓄冷剂;
所述第一蓄冷剂的相变点温度高于袋装蓄冷剂的相变点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周侧面固定有一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端部与第一翻边的侧面相搭接;所述上盖与第二翻边的连接处固定有一第一竖直围板,所述第一竖直围板的侧面均布开有若干卡口;
所述第一翻边上固定有一第二竖直围板;所述第二竖直围板的侧面均布固定有与卡口相卡接配合的若干三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包括一第一水平板;所述弯折翻边包括一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相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桶的周侧面内壁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翅片,所述翅片与内桶的周侧面外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的底面外壁均布固定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贯穿蓄冷桶和第二保温材料;所述卡扣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L型板,两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外桶的底面内壁上均布固定有与间隙形成卡接配合的若干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材料为粘胶海绵,所述粘胶海绵粘贴在上盖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保温材料为泡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2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