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2783.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仓;黄金权;胡波;王一峰;董林垚;崔豪;童晓霞;李昊;任亮;李建明;喻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道系统 水力 侵蚀 动力驱动装置 降雨模拟装置 物理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弧形沟道 沟道 底座 闭合循环回路 人工模拟降雨 不确定性 过程参数 机理研究 相邻沟道 自然条件 观测 规程 | ||
1.一种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沟道系统、设于沟道系统中的定向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沟道系统上部的过程降雨模拟装置,所述沟道系统由多条沟道组成闭合循环回路,相邻沟道形成弧形沟道连接处,外侧弧形沟道处设置定向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定向动力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水力侵蚀径流-泥沙体系在沟道内运移的驱动力,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按规程固定安装在任一沟道上,用于人工模拟降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外侧弧形沟道壁板上边缘的电动机固定板、固定于电动机固定板上的电动机、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位于电动机固定板下方,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轴上形成搅拌涡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平面底板及安装在平面底板下部四角的支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为顶部不设盖板的明渠沟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系统由至少六条沟道组成闭合循环回路,分别是依次平行相连设置的第一沟道、第二沟道、第三沟道、第四沟道、第五沟道、第六沟道,相邻沟道共形成五个弧形沟道连接处,其中内侧两个,外侧三个,所述沟道系统的最外侧两条沟道,即第一沟道和第六沟道,连通形成外侧连通边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沟道的外壁板设置有流速测量刻度线和径流泥沙采集管阵列,所述流速测量刻度线设置在所述沟道最外侧两条沟道的外壁板外侧,且位于所述径流泥沙采集管阵列上方;所述径流泥沙采集管阵列由多根管径垂直于最外侧沟道外壁板排列的径流泥沙采集管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泥沙采集管阵列由四根竖向排列的径流泥沙采集管间隔排列组成,采样管自下而上长度逐渐增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为不设盖板的长方体水槽,内部宽度与所述沟道内宽相当,材质为透明硬质材料,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底部设置降雨模拟孔阵列,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底部设置固定卡槽,用于将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固定在所述沟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的侧壁设有水量刻度线,用来记录模拟降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27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检测用动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