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167.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龙;魏建涛;付会群;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钢峰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41151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路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浇道 浇口杯 内浇道 补缩 浇注系统 铸造技术领域 回转体结构 从上到下 辅助浇道 扩径形成 绿色铸造 同一轴线 液压缸头 连通处 内壁面 缸头 下端 连通 铸造 节能 环保 | ||
一种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的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包含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道;所述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道从上到下依次对应连通,且均以同一轴线呈回转体结构,该浇口杯下端直径和内浇道直径均小于直浇道的直径;所述浇口杯与直浇道对应连通处间隔90°或180°设有辅助浇道;所述直浇道内壁面扩径形成补缩球;该浇注系统具有良好的补缩效果,彻底解决了缸头产品的补缩问题,满足了节能、高效、环保的绿色铸造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缸头产品是应用在液压系统的一个关键零件,要求组织致密,耐高压18兆帕以上,且高压下不允许漏油、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陷,因此,合适的浇注系统对铸造缸头产品能否满足客户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浇注系统是铸型中液态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之总称,基本组元有: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针对铸造缸头产品结构较厚大,热节部位比较集中的特点,一般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传统瓶状浇注系统,但是对于430缸头、050/270缸头、210缸头等系列产品反复试验后,发现有30%~40%的产品内浇口位置存在缩孔或者缸头内部存在缩松的现象,导致缸头漏油,可见瓶状浇注系统已不适合缸头系列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该浇注系统具有良好的补缩效果,彻底解决了缸头产品的补缩问题,满足了节能、高效、环保的绿色铸造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包含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道;所述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道从上到下依次对应连通,且均以同一轴线呈回转体结构,该浇口杯下端直径和内浇道直径均小于直浇道的直径;所述浇口杯与直浇道对应连通处间隔90°或180°设有辅助浇道;所述直浇道内壁面扩径形成补缩球。
进一步,所述直浇道内壁面下部一周扩径形成补缩球。
进一步,所述直浇道整个内壁面一周扩径形成补缩球。
进一步,所述补缩球的壁面呈竖直的柱状或带弧度的球状。
进一步,所述内浇道下端至少一侧向内延伸缩径形成坡角。
进一步,所述浇注系统的浇道变径处均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补缩球的最大直径与内浇道直径的比值为1.5~1.7。
进一步,所述补缩球最大直径与补缩球高度的比值为1.7~3。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液压缸头铸造的浇注系统,改变传统的瓶状浇注系统结构,采用阶梯式柱状补缩浇注系统或者球状补缩浇注系统,扩大了直浇道的内径,使得在浇注过程中,直浇道补缩球中的钢水保持较高的温度,即使通道周围的钢水最先凝固,该补缩球中心仍然有钢水能够流动补缩,其巧妙的结构设计,保证该液压缸头的浇注系统具有良好的补缩效果;该浇注系统彻底解决了缸头产品的补缩问题,使缸头产品的废品率由先前的30-40%降为3%以下;由于不再需要深挖、补焊、打磨,每吨铸件减少材料费、人工费220-250元;应用所述浇注系统后,钢水利用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其中:210型缸头由59.15%提高到60.48%,430型缸头由60.79%提高到61.76%,050型缸头由66.3%提高到66.9%,满足了节能、高效、环保的绿色铸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瓶状浇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钢峰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钢峰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3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