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637.X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曾皓;赵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5/16 | 分类号: | E05D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导轨 焊接面 斜撑 车门玻璃导轨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垂直悬臂 车门内板 底端 支架 焊接 三角形支撑结构 玻璃升降 焊接固定 汽车设计 整体刚度 支架刚度 重心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玻璃导轨支架和玻璃导轨;玻璃导轨支架包括垂直悬臂、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第一斜撑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第一焊接面,第二斜撑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第二焊接面;垂直悬臂、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的重心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第一和第二焊接面与车门内板焊接固定,而所述玻璃导轨焊接在垂直悬臂上。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可以改善玻璃导轨结构的整体刚度,能够有效防止因为玻璃导轨支架刚度不足而导致的玻璃升降操作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导轨支架主结构为L型,因为只在玻璃导轨单侧进行支撑,为躲避焊枪焊接问题,导轨支架悬臂D比较大,支架支撑刚度较差,容易产生转矩M;造成玻璃升降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玻璃导轨支架和玻璃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导轨支架包括垂直悬臂,支撑所述垂直悬臂且分别位于所述垂直悬臂底端两侧的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有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二斜撑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第二焊接面;所述垂直悬臂、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的重心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固定,而所述玻璃导轨焊接在所述垂直悬臂朝向所述第二焊接面的一侧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上可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焊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焊接面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改善了玻璃导轨支架的支撑刚度,降低了玻璃导轨扭转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着A-A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焊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导轨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30、玻璃导轨支架10和玻璃导轨20。所述玻璃导轨支架10包括垂直悬臂11,支撑所述垂直悬臂11且分别位于所述垂直悬臂11底端两侧的第一斜撑12和第二斜撑13,所述第一斜撑12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有第一焊接面14、所述第二斜撑的底端通过弯曲形成第二焊接面15。所述垂直悬臂11、第一焊接面14和第二焊接面15的重心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如图1中虚线所示)。所述第一焊接面14和第二焊接面15与所述车门内板30焊接固定,而所述玻璃导轨20焊接在所述垂直悬臂11朝向所述第二焊接面15的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斜撑12和第二斜撑13上可设置有加强筋结构,而所述第二焊接面15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焊接面14的面积,以提高抵抗所述玻璃导轨10所产生的逆时针方向的扭矩的能。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通过在前后位置与车门内板采用焊枪50进行焊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利用三角形稳定原理,保证导轨支架在焊接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刚性及抗扭转性能。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可以改善玻璃导轨结构的整体刚度,能够有效防止因为玻璃导轨支架刚度不足而导致的玻璃升降操作风险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3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快速门超高分子静音轨道
- 下一篇:一种简易闭门器用连接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