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线共焦相机的触摸屏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4745.9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4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钦;刘天成;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姚惠菱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高度图 灰度图 检测 共焦 缺陷检测装置 数据分析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 图像处理设备 图像生成设备 本实用新型 相机 灰度 载台 大小计算 大小判断 二维数组 灰度信息 缺陷反应 缺陷提取 维数组 承载 采集 厂商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共焦相机的触摸屏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载台、图像采集设备、图像生成设备、图像处理设备以及数据分析设备,载台承载被检测触摸屏,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线共焦相机,其采集被检测触摸屏的各个位置的坐标、灰度值以及高度值并形成一二维数组,图像生成设备根据二维数组生成被检测触摸屏的灰度图和高度图,图像处理设备对灰度图和高度图进行缺陷提取和大小计算,数据分析设备根据缺陷数量及大小判断被检测触摸屏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对灰度图上缺陷反应出来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进行灰度值的提取,对高度图上反应的缺陷高度进行提取,在这种双重提取的技术下,可以保证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到达厂商的检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共焦相机的触摸屏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缺陷检测通常是指对物品表面缺陷的检测,表面缺陷检测是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对工件表面的斑点、凹坑、划痕、色差、缺损等缺陷进行检测,缺陷检测技术一直是检测方面的重点难题,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由于缺陷检测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厂商要求的漏判率和误判率都要求极高,所以缺陷检测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目前市场的扫描设备主要为线扫和面阵相机以及3D激光扫描设备,用于缺陷检测的多用于线扫和面阵相机来做扫描设备,一般用这两种相机做检测扫描设备都采用产品的灰度图来做处理,对于识别度不高的缺陷灰度图提取难度较大,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激光检测技术发展尚未成熟且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线共焦相机的触摸屏缺陷检测装置,同时生成被检测触摸屏的灰度图和高度图,对灰度图上缺陷反应出来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进行灰度值的提取,对高度图上反应的缺陷高度进行提取,在这种双重提取的技术下,可以保证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到达厂商的检测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线共焦相机的触摸屏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载台、图像采集设备、图像生成设备、图像处理设备以及数据分析设备,所述载台承载被检测触摸屏,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线共焦相机,其采集被检测触摸屏的各个位置的坐标、灰度值以及高度值并形成一二维数组;
所述图像生成设备根据所述二维数组生成被检测触摸屏的灰度图和高度图;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对所述灰度图和所述高度图进行缺陷提取和大小计算;
所述数据分析设备根据缺陷数量及大小判断被检测触摸屏是否合格。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镜头光轴与所述载台的台面呈65-80°夹角。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镜头光轴与所述载台的台面呈70-75°夹角。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镜头光轴与所述载台的台面呈72°夹角。
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对生成的高度图进行平面矫正后进行缺陷提取。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图像生成设备集成为FocalSpec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和所述数据分析设备集成为基于OpenCV算法的主机。
优选的,所述载台的台面为吸附台面。
优选的,所述载台的台面为深色台面。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固定设置,所述载台设有驱动设备A、驱动设备B以及驱动设备C,所述驱动设备A驱动所述载台沿与其台面垂直的X 轴方向运动,所述驱动设备B驱动所述载台沿与其台面平行的Y轴方向运动,所述驱动设备C驱动所述载台绕与其台面垂直的X轴方向自转。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4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