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弧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6418.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海豪 |
主分类号: | H01H9/44 | 分类号: | H01H9/4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环 塑料环 导弧 芯子 金属抱箍 灭弧线圈 连接段 内环 压紧连接 一体成型 螺钉 安装架 电连接 外壁 高压电气设备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灭弧效果 绕组外圈 侧壁 内圈 缩口 同侧 缠绕 穿过 抵触 脱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弧线圈,涉及高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环芯子、缠绕于内环芯子外圈的绕组、套设于绕组外圈的金属抱箍、固定连接于金属抱箍外壁上的安装架;内环芯子包括塑料环以及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塑料环的金属环,金属环的一端缩口形成连接段,连接段从塑料环的中部穿过,且连接段的外壁抵触于塑料环的内圈;金属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导弧片,且导弧片与安装架位于同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于金属环,绕组的另一端电连接于金属抱箍。导弧片与金属环一体成型,金属环通过螺钉与塑料环压紧连接,使得导弧片与金属环之间不易发生脱离的情况,保证了该灭弧线圈的灭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弧线圈。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目前灭弧方式有多种,如灭弧栅片灭弧方式、压气吹弧方式、旋弧磁场灭弧方式。 旋弧磁场灭弧方式的灭弧原理是气体绝缘负荷开关在分断时,采用引弧电极把电弧电流引入灭弧线圈,电弧电流在灭弧线圈产生的磁场驱使电弧快速旋转,旋转的电弧不断接触新鲜绝缘气体,释放掉热能,很快被冷却,当电流过零时,电弧被熄灭。
目前,公告号为CN20142591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纵向磁场息弧装置,包括铜环芯子、绕组、抱箍组件、导弧片以及安装支架,所述绕组围绕所述铜环芯子外表面设置,所述抱箍组件包括抱箍和螺纹紧固件,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绕组的外表面,所述螺栓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抱箍的两侧,所述铜环芯子与所述绕组的起始端电连接,所述抱箍与所述绕组的末端电连接,所述导弧片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铜环芯子上,其另一端朝向所述铜环芯子外侧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架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抱箍上。不过该导弧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铜环芯子上,如导弧片与铜环芯子的焊接效果较差,极易出现导弧片从铜环芯子上脱落的情况。同时,如果焊接角度的一致性较差,会对灭弧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线圈,其具有导弧片不易脱落,且灭弧效果较好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灭弧线圈,包括内环芯子、缠绕于所述内环芯子外圈的绕组、套设于所述绕组外圈的金属抱箍、固定连接于所述金属抱箍外壁上的安装架;所述内环芯子包括塑料环以及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所述塑料环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一端缩口形成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从所述塑料环的中部穿过,且所述连接段的外壁抵触于所述塑料环的内圈;所述金属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导弧片,且所述导弧片与所述安装架位于同侧;所述绕组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金属环,所述绕组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金属抱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弧片与金属环一体成型,金属环通过螺钉与塑料环压紧连接,使得导弧片与金属环之间不易发生脱离的情况,保证了该灭弧线圈的灭弧效果。同时在需要对导弧片或者金属环或者塑料环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旋松螺钉即可将金属环与塑料环分离,并进行针对性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绕组盘旋呈螺旋状,所述绕组包括铜条以及贴合于所述铜条的绝缘薄膜,所述铜条的首端露出于所述绝缘薄膜并与所述金属环电连接,所述铜条的尾端露出于所述绝缘薄膜并与所述金属抱箍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绝缘薄膜将相邻两层铜条绝缘,使得该灭弧线圈能够具有较长的灭弧长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灭弧线圈的灭弧效果。
优选的,所述绝缘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酰亚胺薄膜的具有有意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以保证在该灭弧线圈的使用过程中,聚酰亚胺薄膜不易出现融化损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背离所述塑料环的端部上套设有绝缘垫圈,且所述绝缘垫圈抵触于所述绕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绝缘垫圈将金属环的端部与绕组的端部隔开,使得该灭弧线圈能够具有较长的灭弧长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灭弧线圈的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海豪,未经毛海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6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大电流分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碟型抢答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