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9832.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4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4 | 分类号: | B21D43/14 |
代理公司: | 43203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兰秀<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面 钣金折弯 置物板 本实用新型 给料平台 驱动电机 支撑板 转动轴 底端 顶环 给料 底板 滚珠连接 手摇动 外圆面 底环 折弯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其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顶环,所述顶环的底面通过滚珠连接有底环,所述底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圆面匹配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可实现采用驱动电机旋转对钣金折弯机进行旋转给料,也可以用手摇动置物板,实现手动对钣金折弯机进行旋转给料,改善了以往对板材不同方向的折弯需要多名工人一起配合多次旋转板材完成操作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还降低了工人操作的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料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
背景技术
钣金折弯是通过钣金折弯机使金属薄板弯曲成型的一种加工工艺。在钣金折弯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板材需要在多个方向上折弯时,在每完成一个方向的折弯工艺后,通常需要多名工人一起配合旋转板材到下一个折弯方向给钣金折弯机送料才能完成下一个方向的折弯,不断地重复上述操作,才能完成板材在多个方向的折弯需求,由于对板材不同方向的折弯需要多名工人一起配合多次旋转板材才能完成操作,不仅难以满足加工精度,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顶环,所述顶环的底面通过多个圆周均布的滚珠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有底环,所述底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圆面匹配有可相对移动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面在中心处还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后延伸至所述第一圆筒内,且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圆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的外圆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多个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环的底面和所述底环的顶面均设有与所述滚珠匹配的环形导槽,且多个所述滚珠还匹配有保持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圈、支座、深沟球轴承、压盖,所述支座为圆筒形状,所述支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下端与压盖的凸台匹配,所述深沟球轴承、垫圈均安装在支座内,且所述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外圆面与所述支座的内圆面匹配,所述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内圆面与所述转动轴匹配,所述深沟球轴承的轴向通过垫圈和压盖的凸台定位,所述压盖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底部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伸缩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圆面还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导向条,且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圆面设有与所述导向条匹配的多个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筒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连通内外侧的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金折弯用旋转给料平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南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9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管类零件上料和输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力机内部废料传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