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0438.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琼;刘佳男;彭俊;尚富琛;韩鹏程;舒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B60M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母线 直直变换器 牵引 交流母线 电气化铁路 供电构造 变压器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蓄电池储能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 供电技术领域 光伏发电系统 再生制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 降压变压器 双向变换器 交流负载 直流负载 多绕组 逆变器 整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属于牵引网供电技术领域。包括牵引网以及从牵引变电所引出的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其中,光伏发电系统通过直直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再生制动能量通过多绕组降压变压器与整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蓄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直直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超级电容储能系统通过直直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牵引网通过逆变器和直直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负载通过直直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风力发电系统通过变压器与交流母线连接,交流负载通过变压器与交流母线连接;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之间通过双向变换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铁路电力系统中铁路用电取自110kV三相交流母线,一方面经过变配电所的三相变压器降压至10kV后输出到贯通线为铁路沿线负荷供电,另一方面经过牵引变电所的三相-两相牵引变压器输出到牵引网为列车供电。
既有铁路的供配电系统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相较于公用电网10kV配电系统,其负荷比较单一、负载率不高、空载损耗大。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持续深入,可再生能源种类和应用形式也变得日益复杂,分布式发电凭借其低污染、低成本以及安装地点灵活等特点在配电网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布式发电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也得到日益完善。然而现有铁路供配电系统电压变换全部依赖于变压器,电能流向单一,难以接入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在该系统中也很难得到利用。此外,牵引网与贯通线完全隔离,牵引网上大量的再生制动能量也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传统的铁路供配电系统迫切需要升级换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方案,可解决或改进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出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它能有效地解决不同类型电源接入牵引网以及向交、直流负载供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包括牵引网TC以及从牵引变电所引出的交流母线AC-BUS和直流母线DC-BUS,蓄电池储能系统BAT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SC以及光伏发电系统PV-DC通过直直变换器DC/DC与直流母线连接,再生制动能量RE-E通过多绕组降压变压器MU-T与整流器AC/DC与直流母线连接,牵引网TC通过逆变器DC/AC和直直变换器DC/DC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负载DC-L通过直直变换器DC/DC与直流母线DC-BUS连接,风力发电系统WT-AC和交流负载AC-L通过变压器AC/AC与交流母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控制实现的:无再生制动RE-E时,由光伏发电系统PV-DC和风力发电系统WT-AC以最大功率向牵引网TC和交AC-L、直流负载DC-L输出功率,蓄电池储能系统BAT通过充/放电操作调节直流母线DC-BUS电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SC处于监控交、直流母线状态。有再生制动时,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停止向牵引网TC和交、直流负载输出功率,超级电容充电吸收功率,再生制动结束后超级电容放电输出功率,蓄电池处于监控交、直流母线状态。
所述交流母线AC-BUS和直流母线DC-BUS之间通过双向变换器Bid-C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方案,既便于交、直流电源接入,也可向交、直流负荷供电,减少供电过程功率转换环节;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方案,可根据交流大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并网模式与孤岛模式切换;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构造方案,基于双向AC/DC潮流控制器的双向功率流动功能,可实现交流子网与直流子网功率相互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0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吊弦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MPV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