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1197.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排 水泵组件 一体式散热器 水室 水泵 本实用新型 电连接 端口组 电线 水冷散热器 机箱内部 重量减少 冷却液 有效地 风扇 冷头 在机 连通 美观 | ||
1.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包括冷排(1),冷排(1)内设置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室(2)、PCB(3)以及水泵组件(4),所述水室(2)、PCB(3)以及水泵组件(4)均设于冷排(1)的一端,所述水室(2)和水泵组件(4)分别与冷排(1)连通;所述水泵组件(4)与PCB(3)电连接,所述PCB(3)还设有与PCB(3)电连接的端口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室(2)连通有第一水嘴(51),所述水泵组件(4)连通有第二水嘴(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4)包括定子(41)、转子组件(42)、底座(43)以及壳体(44),所述壳体(44)与冷排(1)连通,所述转子组件(42)以及底座(43)均位于壳体(44)内;所述壳体(44)的外侧设有第一凹槽(45),所述定子(41)容设于第一凹槽(45);所述壳体(44)的内侧还设有第二凹槽(46),所述第二凹槽(46)的凹陷处于壳体(44)的外侧形成突出部(47),所述转子组件(42)容设于第二凹槽(46),所述第一凹槽(45)位于突出部(47)的周围;所述转子组件(42)分别与底座(43)和壳体(44)转动连接;所述定子(41)与PCB(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42)包括轴心(421)、永磁体(422)以及叶轮(423),所述轴心(421)与永磁体(422)同轴转动,所述轴心(421)穿过永磁体(422)的两端后分别与壳体(44)以及底座(43)转动连接;所述叶轮(423)与永磁体(422)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421)与壳体(44)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轴心(421)与底座(43)之间还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3)设有与突出部(47)配合的第一定位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4)设有若干定位柱(48),所述PCB(3)还设有若干与定位柱(48)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排(1)的一端还设有外壳(49),所述水室(2)、PCB(3)以及水泵组件(4)均位于外壳(49)内;所述外壳(49)还设有与若干与端口组(31)配合的通孔(40),所述通孔(40)的侧壁与端口组(31)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3)包括水泵驱动模块(61)以及滤波模块(62),所述水泵驱动模块(61)用于驱动水泵组件(4),所述滤波模块(62)设于端口组(31)与水泵驱动模块(6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成PCB以及水泵的一体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驱动模块(61)包括芯片U1、电阻R1、R2、R3、R4以及电容C1、C2、C3、C4、C5、C6、C7,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APX9370;所述滤波模块(62)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容C8;所述端口组(31)包括电阻R5以及端口J1、J2、J3;
所述芯片U1的管脚1、管脚2、管脚8以及管脚15分别与水泵组件(4)电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3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电容C8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端口J1的管脚1和端口J3的管脚1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4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管脚14、电容C6的一端以及电容C7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5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6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7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端口J3的管脚3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9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管脚10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11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12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管脚13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端口J3的管脚2分别与端口J1的管脚3以及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芯片U1的管脚16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1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机箱电路板安装卡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