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2362.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麦观水;侯永振;朱闰平;罗永清;龚湛林;翁逸轩;李虹征;曹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6 | 分类号: | F16F1/37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片 压缩机储液器 本实用新型 高阻尼橡胶 减振降噪 梯形状 机械能 振动和噪音 安装方便 表面间隔 表面开设 阻尼损耗 长条形 构造能 压缩机 箍紧 衰减 成型 钢板 外部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其设置有长条形橡胶片构造,所述橡胶片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截面为梯形状的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隔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橡胶片表面开设有若干截面为梯形状的凹槽,使得橡胶片于凹槽之间形成隔齿构造,利用凹槽及隔齿构造能提供橡胶片更好的抓着力,使得产品能更好地安装在压缩机储液器内,配合外部钢板的箍紧作用,使产品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对机械能的阻尼损耗,从而令压缩机储液器的振动和噪音得到有效的衰减,保证了压缩机的寿命,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和安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
背景技术
振动和噪音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的机器设备电器等功率增大、转速加快,在现代工程技术和生活体验中振动和噪音这一普遍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影响到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仪表器械的使用性能、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另外,振动和噪音还会影响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空调中的压缩机常因低频共振问题存在而导致振动和异常噪音过大等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作息。
振动和噪音时常是连在一起密不可分,振动可引起噪音,噪音又可转化为振动,因此,振动和噪音的危害和治理密切相关。橡胶作为高阻尼材料的最主要功能材料,其具有对能量的高损耗特性,可以吸收固体振动机械能,并转化为内能而耗散掉,来降低体系的共振振幅、增加产品的疲劳寿命,从而降低共振区的异常噪音,特别是对低频振动和噪音的衰减有明显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分为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两种,但由于变频空调具有突出的节能、噪音低、温控精度高等优点,已经开始有逐渐取代定频空调的趋势。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变频实际上就是将高频噪声转化为了低频噪声,同样输出到周围环境。即高频噪声成分得到了削弱,相应低频噪声成分得到了加强,因而抑制和衰减低频振动噪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低频振动和噪声人耳虽然相对更不容易感受到,但相对高频振动和噪声传播的距离更远,实际上对人们的损害更大,尤其在共振区附近的异常噪音则令人更加不愉悦,运用高阻尼减振的原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目前对于压缩机储液器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材料配方的开发上,市面上此类型的橡胶条表面结构主要还是光滑平面结构,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亦存在其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低频的振动和噪音的衰减程度有限,单一调整阻尼材料的配方和性能已经很难满足机器设备在低频的减振降噪需求,对产品的表面结构进行处理和改进研究鲜见报道,因而如何对高阻尼橡胶条产品进行结构设计,对压缩机储液器振动和噪音的衰减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及安装方便的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能够有效衰减压缩机储液器的振动和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降噪用高阻尼橡胶条,其设置有长条形橡胶片构造,所述橡胶片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截面为梯形状的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隔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底端面截面宽度为凹槽深度的1~3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底端面截面宽度为凹槽深度的2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深度为橡胶片整体厚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深度为橡胶片整体厚度的三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截面为等腰梯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片为硫化型高阻尼橡胶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齿上端面截面宽度为凹槽底端面截面宽度的0.5~3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齿上端截面宽度为凹槽底端截面宽度的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