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梁式挂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2802.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文;樊国良;靳海彦;张旭东;张伟莹;杨忠岭;吕秀华;程正敏;任清龙;齐伟;张燕礼;卜东兴;王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0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梁式 挂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梁式挂篮,包括前端固定的主梁,所述主梁上滑动连接有底篮,所述底篮包括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分别固定连接有底模平台和L形的挂腿,所述底篮内固设有内模、外侧模和底模,所述底模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模平台上,所述外侧模被所述底模平台和所述挂腿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主跨48m至100m铁路客运专线连续梁施工的通用,主梁高度小、重心低,稳定性好,挂篮安装安全方便,刚度大,安全可靠,采用刚性框架式后锚方式,走行和工作状态的后锚二合一,抗倾覆系数大幅度提高,走行状态安全,可靠,方便,快速,抗风安全等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梁悬臂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直梁式挂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连续梁悬臂浇筑方式有三角形、菱形挂篮,在强台风地区的工程项目,一般采用菱形挂篮。但是其缺点:1.由于其走行轨道依赖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主桁间距需按竖向预应力横向间距调整,底模平台的吊杆销座和纵梁位置以及各吊杆、锚杆位置也需要躲避纵向预应力管道进行调整,因此各种跨度的连续梁不能通用。2.三角形和菱形挂篮连体施工时需要增加额外的连体构件,解体时还需要另外增加解体构件,且解体程序繁琐,安全隐患极大。3.三角型或菱形挂篮,主桁高达4m至5m,需要横向连接系将两榀主桁连接后才能保持稳定。在挂篮拼装时,两榀主桁需各自采用数台手拉葫芦临时固定,吊装横向连接系时,很难避免与主桁碰撞,危机安全。如在安装过程中遇到瞬时强风则更加危险。而横向连接系大多采用在现场与主桁焊接,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直梁式挂篮完全避免了上述安全隐患。4.三角形和菱形挂篮后锚采用扁担梁和精扎螺纹钢锚杆。精扎螺纹钢锚杆长度较长,拉伸变形大,挂篮总的变形也因此增大。精扎螺纹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破坏前无任何先兆,属脆性断裂,且碰火后脆性断裂强度急剧下降。在实际施工时,锚杆很难保持竖直,锚具与垫板点接触,使锚杆和锚具产生很大次应力。理论计算的理想状态的抗倾覆系数较高,但实际状态往往达不到规范要求的2.0,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5.三角形挂篮的外侧模在走行过程中放在外模走行梁上。走行梁前端由精扎螺纹钢吊杆吊在前上横梁,后端通过精扎螺纹钢吊杆和吊环吊在箱梁翼缘板上。走行梁前后都是柔性吊杆。走行时,由于走行梁与吊环存在很大的摩阻力,外模并不能与主桁架和底模同步走行,首先走行梁吊杆弯曲偏斜,当吊杆偏斜到一定程度,其水平分力大于摩阻力时,走行梁与后吊环间才产生相对移动,造成外侧模脉冲式行走,前后精扎螺纹钢吊杆反复偏斜弯曲。这是三角形挂篮和菱形挂篮的最大的安全隐患,且有外模坠落的事故发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梁式挂篮,设置了L形挂腿,外侧模可直接放置在刚性挂腿上,取消了走行梁和前后吊杆,确保外侧模与底篮、底模同步走行。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直梁式挂篮,包括前端固定的主梁,所述主梁上滑动连接有底篮,所述底篮包括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分别固定连接有底模平台和L形的挂腿,所述底篮内固设有内模、外侧模和底模,所述底模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模平台上,所述外侧模被所述底模平台和所述挂腿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为钢箱梁。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的前端通过前支座与浇筑完成后的连续梁锚固。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通过后锚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底篮,所述主梁贯穿所述后锚装置,所述后锚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主梁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所述滚轮相配的滑道,所述后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所述前支座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后锚装置相对应的千斤顶。
进一步地,所述后锚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后锚锚杆,所述主梁顶部与所述后锚装置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后锚顶升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分别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模、所述外侧模和所述底模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2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底再沸器
- 下一篇:一种水体石油污染净化装置